湖南十八洞村篇:總書記帶甜心S包養網領我們“精準脫貧”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午時包養分,十八洞村“包養網巧媳婦”農家樂又熱鬧起來。

這個包養網農家樂是村民施成富的老宅,以前“雨天在屋里還要打把包養網傘”,如今早已修葺一新。門前空地對著山谷,視野開闊包養。空地上搭著涼棚、掛著燈包養籠,十來張小包養桌前坐滿游客。“最多時一天有200多人。”施成富喜上眉梢。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正是在施成富家門前空包養地上召開了座談會,“同大家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

在這里,習近平總書包養網記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明確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風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沒有變化”,不包養網僅要自身實現脫貧,還要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脫貧經驗。

4年多過去包養網包養網記者來到十八洞村,實地探訪精準扶貧的生動實踐。

總書記握住老人的手說“你是包養網大姐”

“該怎么稱呼你?”石爬專老人問。

“這是總書記。”包養村委會主任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握住老人的手詢問年紀,聽說老人64歲了,總書記說:“你是大姐。”

包養說起當時場景,石爬專老人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包養網村,首先走進位于村口的石爬專老人的家。

“那天來了好包養多人,我也不曉得來的哪個包養網,家里那時也沒有電視。沒想到來包養的是總書記!”石爬專老人回憶包養,總書記問,這是不是你屋?我講是的。總書記問,可不可以進屋坐坐?我高興得趕緊拉著他的手往屋里走。

“進屋后,總書記看了糧倉,問我糧食夠不夠吃?包養種不種果樹?養不養豬?他還走到豬欄邊,看我養的豬肥不肥。”石爬專老人說。

年近七旬,講起4年多前的細節,老人記憶十分清晰。在堂屋最顯眼的地方,掛著習近平總書記和大家圍坐交談的照片。“感謝我們的總書記!那會兒家里唯一的‘電器’包養就是一盞節能燈。現在日子好了,人也精神了!”

老人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去年賣臘肉收入5000元,包養網村里的獼猴桃產業包養分紅2000元,低保收入有近千元。“總書記來我家后,不少游客都會包養網到這里看看,我家里賣些苗族文化的書籍和一些土特產,去年也有8000元收入呢!”

包養網現在,家里有了電視機,每天打開電視,她先看看有包養沒有總書記的報道。村里這些包養網年的包養網變化,老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今年春節前,她請回村的大學生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村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鄉親們的笑臉包養更多了。這些年我們吃得好住得好,大家都盼望您再回村里看看……”

1  2  3  4  5  >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