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養網“感謝工會為我包養網們開設‘包養四點半’學校,讓我的包養網孩子在課余時包養網間有了一個好去處。”日前,貴州省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包養治州義龍新區麻山社包養區農民工王仁心在新包養市民社區“四點半”包養學校對記者包養網包養說。
據了解,為讓從大山深處搬遷出來的新市民快速融入新家園、適應新生活,黔西南州于2017年啟動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新市包養網民計劃”。黔西南州總工會積極投身這一計劃中,通過建設包養網職工之家、“四點半”學校、“金州工匠場”及愛心超市包養等,解決好搬遷群眾的就醫、就業、就學等問題,該州總還注重打通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推包養動搬遷包養到城包養網鎮居住的群眾與市民享有同等的城市配套、公共服務等待遇。
據了包養網解,麻山社區“四點半”學校共有145名學生,學生包養網父母多在外地務工,學校以“全日制包養+半日制”模式包養網全年舉辦,讓孩子們在課外有了好去處,不少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了明顯提高。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總工會在易地扶包養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建成規范化工包養會組織27個,設立職工之家(服務職工工作站、服務職工窗口)包養網24個,發展易地搬遷的3.4萬農包養民工成包養包養為工會會員;建成“溫暖幫扶超市”9個,為各集中安置點實際入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生活必需品2000元以包養網內每人總額400元的打折補貼,減輕其生活負擔;建成9個“金包養網州工匠場”,舉辦汽修、護工等各類技能培訓113班次,幫助搬遷群眾實現就業38包養網23人。(記者李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