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珍(右一)給孩子送來學習用品。
4月15日,湖南省隆包養網回縣山界回族鄉樟石村35名貧困兒童特別開心,“愛心媽媽”馬玉珍為他們送來防疫包、牛奶等慰問物資。連日來,馬玉珍帶領紅心林志愿者包養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助力復工復產復學”愛心活動,總共慰問了12個村鎮的420名貧困留守兒童。自2008年起,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山界回族鄉老屋場村村民馬玉珍,在富裕起來后熱心幫助周圍的貧困失學兒童,12年多來,她帶領包養自家三姐妹共資助了本縣700余名特困學生上學。她們的愛舉、善舉、義舉,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共鳴,傳遞感動,溫暖人心。
傳遞大愛,村民稱她“最美回族媽媽”
經了解,在隆回縣,馬玉珍12年來已認下150多個“子女”包養網,當地百姓都親切包養地稱她為“最美回族媽媽”。
1967年,馬玉珍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包養網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三姐弟中,馬玉珍排行老大。由于家境困包養網難,馬玉珍1包養網5歲就輟學外出打工掙錢。
苦難是磨練人的大熔爐。1991年,馬玉珍從邵陽返回家鄉隆回,帶領弟弟、弟媳在隆回縣城大橋街以1500元起步開店。從小賣部零售到批包養網發,再發展到做娃哈哈飲料、澳優奶粉等60個產品的隆回經銷權和專賣,12年中,馬玉珍開了8家“寶貝e家孕嬰童包養連鎖直營門店”。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2013年3月,她回到老屋場村承包了100包養0多畝荒山,創辦了馬氏牧業有限公司,開始發展生態養牛業。
飽嘗失學之苦的馬玉珍,看到許多農村女童因為家境貧寒而失學,就想起自己的過去,這成為她資助貧困孩子的初衷。無論工作包養有多忙,無論資金如何緊張,她總會抽時間去幫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包養孩子。12歲的劉寶包養因家庭變故,患上了自閉癥。馬玉珍主動和劉寶親密接觸,和他做游戲,包養引導他敞開心扉。13歲的女包養孩謝葵可憐又包養網可愛,馬玉珍便認她為包養干女兒,節假日將她帶回家一起生活。如今包養網,謝葵成了當地孤兒院愛心活動小義工,幫助玉珍媽包養網媽開展愛心幫扶活動。
不圖回報,只希望他們都過得好
“做這些,我沒想過圖什么回報,只希望他們都過得好。”馬玉珍說,“能幫幫這包養網些苦命的孩子們,我心里就覺得快樂!”
“沒有我們的干媽媽,就沒有我們今天快快樂樂的日子。長大以后,我們也要做一個干媽媽這樣的好人。”150多個孩子幾乎包養網每個人包養網都包養網這么說。馬玉珍資助孩子已不限于山界回族鄉,她的愛心之旅已擴展到了隆回縣其他鄉鎮。
馬玉珍深知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她便帶著自己的弟媳田春美、鐘秋華一起做慈善事業。在她們三姐妹的影響下,公司員工組建了紅心林志愿者愛心團隊。其中年齡最大的50歲,最小的20歲。馬玉珍說,在公司發展的同時包養,要把這份愛心和慈善事業堅持下去,她要把這種無血脈的親情之愛讓更多的人來參與并形成暖流延伸包養下去。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馬玉珍事業的輝煌,“雖然我不是最有錢的人,但是致富不忘回報社會,這是做人的本分。”馬玉珍說。至今,她常常帶領家人和員工去包養網本縣孤兒院資助那些孤兒,并對本鄉4名特困學生從小學資助到讀完大學;還為當地學校增添課桌資助現金1萬元;在當年家鄉“6·25”抗洪救災中,她先后捐獻現金3萬元及價值1.5萬元的衣物……
存善念、行善舉、揚善德包養,馬玉珍的善舉成為當地百姓心頭的一團暖流、鄉風文明的一道風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