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存在的價值取決于對社會的貢獻,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對社會貢獻應有的價值,企業就失去了包養存在的意義。”陽光保險成立之初,集團董事長張維功就已經堅定發展的同時要回饋社會的信念。
經過13年探索,陽光保險已經形成了一套“做大做強做優主業、服務實體經濟、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發展機制,讓保險產業與社會事業同進步,讓企業經營與公益項目共發展的模式。
縱觀陽光保險13年的扶貧之路,業已形成獨具特色的智慧扶貧模式。該模式以“造血”、增強和提高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發展能力為扶貧的根本目標,輔以教育斬斷“窮根”、包養網醫療惠及民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發揮保險主業優勢,提供精準風險保障,有效阻斷了“返貧”的發生。
“產業扶貧”夯實致富路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包養網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產業興旺則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的突破點。
為將精準扶貧真正落實到位,陽光保險針對扶貧攻堅工作展開了各項目的考察調研,希望改變傳統的捐款捐物的“輸血式”扶貧,大力開展“造血式”扶貧,依托產業之力夯實村民創收致富路徑。
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龍泉村村民交流產業扶貧
2018包養年年初,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來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龍泉村,與當地縣領導和村民共同啟動陽光保險集團對口幫扶龍泉村計劃,實施產業扶貧,振興龍泉村。該計劃通過農村合作社形式與企業化運作相結合的模式,以龍泉村資源優勢為基礎、企業化運作為抓手,在該村建設陽光冰泉大米生態農場、冰泉煎餅加工廠、遠程問診醫務站、有機包養網木耳專業生產合作社等精準產業扶貧項目,通過包養網長效致富機制助推當地村民盡快脫貧致富。
在四川雅安名山區,陽光保險創新“公益扶貧+品牌運營”模式,上游支持資金、中游增包養網加保障、下游提升品牌營銷攜手,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通過資金、業務、銷售等方面的支持,從產業鏈的角度來實現“造血式”扶貧。
2018年初,集團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四川雅安開展“愛心陽光”公益扶貧行動,協助當地建立起黃果柑、茶葉、枇杷、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共3200多畝。2018年1月底,“陽光保險公益扶貧示范基地”在雅安石棉縣正式掛牌成立,隨后,又陸續在各地參與建立大米、芒果、蘋果等基地,共11個。同時,協助扶貧基金會向農戶就技術、管控、品牌等上游工作進行拓展與加深,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
陽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陽光保險實施產業扶貧都是立足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優勢資源,針對性地開展實施扶貧,真正做到有效、精準。記者了解到,龍泉村空氣好、土壤肥沃、泉水好,非常適合種植、培育水稻、木耳類農作物。
陽光保險這一“造血”扶貧模式在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下,真正做到“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取得了有效成果。目前,龍泉村幫扶計劃相關項目各方面進展包養順利,陽光冰泉煎餅加工廠即將竣工投產,10月底已進入正式運作;陽光冰泉大米生態農場正在積極進行工商注冊;陽光龍泉遠程問診培訓醫務站已為40多位村民包養完成診療,正在積極地幫包養網助當地村民解決看病難問題……脫貧其實并不是終極目標,能使貧困人口保持致富能力,讓脫貧成果長期可持續,為村民們解決切實解決問題才是陽光的終極目標。
在四川雅安,“愛心陽光”行動也取得不錯的成效,基地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情況得到大幅度改善與提高,受益農戶近萬人,每年幫助增收千萬元。鄉親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生活條件也得包養到了很大改善,逐漸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富腦袋”“強身體”切斷“窮根子”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治本之策,也包養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健康扶貧則更被視為踢掉小康之路上的“絆腳石”最有效的舉措。包養網脫貧致富不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腦袋”、“強身體”。
為了能夠有效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陽光包養保險集團啟動“雙生計劃”——“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包養網”、“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實施健康扶貧、教育扶貧,阻斷“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現象發生。
根據“萬名貧困學生幫扶計劃”,陽光保險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一對一”捐助小學生、“包班”捐助高中生等形式,定向幫扶萬名“三區三州”及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的學生,幫助他們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為貧困學子搭建起成長的舞臺。為了能夠長期幫助包養到這些孩子,針對高中生的“包班”捐助,連續捐助三年,從高一進校直至他們參加完考高考。截至10月底,陽光保險已完成認捐10,267名學生。
“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則借助陽光保險旗下陽光融和醫院的特色優勢醫療資源平臺,通過實際培訓或遠程授課,對山東、吉林、內蒙古部分地區基層萬名鄉村醫生進行技能提升。為當地培養并留住一批優秀的鄉村醫生,提升貧困地區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醫療防疫水平等,讓村醫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并留住一批優秀的鄉村醫生,成為健康精準扶貧的排頭兵。據了解,“萬名村醫能力提升計劃”從四大方面著手:一是借助陽光保險包養網的科技和教育資源,通過陽光E學堂APP開展遠程教學;二是開展“陽光融和醫院名醫上山下鄉助教”活動;三是開展遠程教學和遠程醫療服務。四是選拔優秀醫生開展實訓。
發揮主業優勢,保險扶貧兜底精準扶貧
抗風險能力弱一直以來都是農民致富之路上重要障礙,農村產業往往以養殖、經濟作物種植為主,規包養網模小,受市場和氣候變化影響大,一場災禍、一次意外、一場重病都很容易讓一個小康之家迅速返貧。保險在化解致貧返貧風險上有獨特優勢,能兜住貧困人口在生產和生活中面臨的風險,防止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致貧返貧,因此,被脫貧攻堅的有效工具。
為助力精準脫貧,陽光保險立足主業,為所幫扶的鄉村村民們提供相對應的保險服務。前不久,陽光保險集團向吉林安圖縣5包養00名駐貧困村干部及建檔立卡貧困村民捐贈價值3000萬包養元的保險,為他們的幸福生活添加一道保障。此次捐贈還特別添加了意外傷害醫療險,可以有效降低農民在務農作業時發生意外情況所帶來的損失。
同樣,在幫助雅安黃果柑、茶葉、枇杷、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同時,陽光保險四川分公司也為當地鄉親贈送了總額過千萬的農村農戶房屋保險,從上游支持、下游拓展、保險保障三個環節形成聯動模式,展開全面幫扶。
對此,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表示,“保險在包養扶貧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能夠解決扶貧之中必須引起關注的問題。比如說,解決脫貧以后因病返貧、因意外事故返貧、自然災害返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用商業保險的機制手段來解決。另外,在農村,不管種植業養殖業還是整個農包養網村經濟,抗拒風險的能力都比較弱,這些原因造成了脫貧道路上的一些新困難,也都可以用商業保險的方式很好地加以解決。我們將竭盡所能地為包括龍泉村在內的包養更多的貧困地區村民,提供更豐富的扶貧保險產品服務,保障他們的財產生活安全。”
據悉,2018年前十月,陽光產險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三農”及扶貧農業保險,為逾11萬戶農戶提供農業保險保障,累計承保農作物面積1678萬畝,承保養殖業數量732萬頭/只,承保森林面積4034萬畝,提供風險保障159.8億元,支付賠款3483萬元。承保范圍覆蓋主糧作物、油料作物、藥用作物、蔬菜園藝作物、水果、溫室大棚作物、大小牲畜、淡水養殖等數十個品種。2018年陽光產險在黑龍江省成功出具全省大災保險第一單,得到當地政府和社會一致好評。
作為企業,經營向市場要效益,是顛撲不破的規則;而企業反哺社會,包養更是牢不可破的使命。十三年來,陽光保險在做強做大保險主業的同時,始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十三年來,脫貧攻堅的路上始終有陽光人的參與;十三年來,陽光保險一直在摸索創新扶貧模式,把更多的希望和陽光帶進大山深處。
公司介紹包養網
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7月成立,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金融業的新銳力量。公司成立5年便躋身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服務業100強企業,并連續八年入選。集團目前擁有財產保險、人壽保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產管理、醫療健康、互聯網金融等多家專業子公司。
以人文、科技為驅動,陽光保險集團有效整合旗下保險和投資資源,持續研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不斷升級以“閃包養賠”、“直賠”為特色的服務,著力打造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卓越的客戶服務能力、杰出的風險管控能力和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實現了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
陽光保險自成立以來,累計承擔社會風險超510萬億元,已支付各類賠款超1300億元,上繳稅收超370億元,累計為超3.4億客戶提供保險保障,在各項公益慈善事業中累計投入超過2.5億元。
陽光保險秉承“打造符合人性與最具活力的金融保險服務集團”的企業愿景,致力于“讓人們擁有更多的陽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