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記者 李晶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我和媽媽學科學,一起科學看世界。媽媽,夏天暴雨后就會有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橋出現在空中,為什么雨后會出現彩虹呢?讓我來告訴您吧!"最近在抖音、快手、包養網微博平臺上,出現了很多母親和孩子一起讀科普短文的短視頻,她們的關注點非常廣包養泛:"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新冠病毒會通過蔬菜水果傳播嗎?""液化氣鋼瓶著火了該怎么包養辦?"……
其實包養網,這些短視頻都是"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的上傳作品。在2020年這一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關包養網注全國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為包養網那里的婦女和兒童送去科包養學生產生活的知識、理念和方法,為年底脫貧攻堅的收官貢獻力量。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包養網扶智。扶智最包養網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教育讓人們認識到包養造成貧困的原因,找到解決貧困的辦法、途徑和出路。而婦女在全國人口中占半數,是社會發包養網展的重要力量,婦女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口素質的整體狀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包養網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提出包養網"組織開展'智愛媽媽'活動,努力提高農村婦女科學素質",通過組織青少年為母親普及科包養學知識,成為一種重要的工作方式。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岷山九年制學校學生和媽媽
根據前期的調研,"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為滿足包養農包養村婦女的生產生活需求,有針對性地打造包養網體現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內容資源包,定制了適合農村小學生及其母親朗讀的科普短文內容,包養內容涉及社會熱點、生活常識、科學辟謠、醫療包養健康等主題。
▲甘肅省通渭縣通和小學
正在開展的"我包養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動員貧包養困縣的孩子給媽媽朗誦科普知識,共同錄制短視頻內容,自主上傳到抖音、快手、微博平臺,通過親子關系帶給農村婦女的生產生活科學知識,加強其用科學方法和科學理念處理問題、對信息去偽存真的能包養網力,提高生產生活水平,為脫貧攻堅奠定智包養力基礎。
▲四川省越西縣南城小學
四川省越西縣南城小學是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的學校之一。11月9日,越西縣南城小學在升起儀式后,為在學校包養網收集到的102個視頻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十佳優秀作品進行了包養頒獎。值得一提的是,"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包養網動的科普短文資源包,除了用于拍攝視頻的朗讀作品外,包養網也被老師們看做是難得的課外閱讀資料,讓同學們進行廣泛閱讀。
啟發智慧,扶起包養志向。"我和媽媽學科包養網學"愿引領婦女兒童走出貧困的束縛,打開生活的視野和科學的天空。"我和媽媽包養學科學,一起科學看世界",短視頻接力在行動,下一個該你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