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晉中祁縣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提升的有效路包養網徑,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筑牢鄉村振興發展根基。
堅持“謀”字為先,繪好全局推進“作戰圖”
祁縣堅持黨建引領,拉緊“書記抓、抓書記”責任鏈包養網條,實行縣級統籌、鄉鎮負責、村級落實的工作機制,健全“一鄉鎮一規劃、一村一方案”機制體系,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書記抓村級集體經濟職責。
在縣級層面,該縣成立包養網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專班,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出臺《祁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若干舉措》《祁縣關于發展壯包養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目標任務、方法路徑、責任落實等。
在鄉鎮層面,該縣通過壓實鄉鎮黨委書記“施工隊長”責任,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各鄉鎮立足自身實際,綜合考量產業發展情況,逐村分析研判,持續推進“一鄉鎮一規劃、一村一方案”機制體系,包養網培育打造7個主導產業。
在村級層面,117個村黨組織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按照鄉村主導產業、區位優勢、人口規模等不同現實條件,綜合考量產業發展情況,根據自身特色和優勢產業情況,逐村分析研判,做好“一村一品”產業規劃,“一村一策”制定2022年發展壯大包養包養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和三年規劃。截至目前,該縣117個行政村均實現集體經濟破10萬,其中,10到30萬元72個,占61.54%;30到5包養0萬元6個,占5.13%;50到100萬元25個,占21.37%;100萬元以上14個,占包養網11.96%。
祁縣堅持把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事業發展作為衡量標準,切實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整體水平。
祁縣立足農業區域、聚焦農業產業、深化探索模式,因村制宜探索包養出挖掘資源優勢型、統籌用好資金型、盤活存量資產型、依托物業包養網服務型、村村抱團聯建型、村企合作聯建型、深化校地合作型等實現集體經濟壯大提質“十條路徑”。
該縣抓住農村“兩委”換屆試點契機,選拔44包養5名創業包養網致富帶頭人進入“兩委”班子,2022年底前將共計招聘117名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區)工作,實現大學生到村任職全覆蓋。同包養時,各村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載體,組建產業發展中心包養,將黨組織包養網書記、村委分管農業工業副職、會計、本村致富能手等納入組織機構管理,大規模開展業包養務培訓,全縣各村共包養聘請在外企業家、高校畢業生等高級顧問167名。
該縣大力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包養網,深入推進“清化收”專項工作包養,目前已清理合同7908個,收回包養債權384.32萬元,資產資源增收444.78萬元;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500萬,扶持項目22個;落實扶貧產業類項目51個,涉及資金8141萬,助力30余個村產業發展。
堅持“干”字為要,打好壯大提質“主動仗”
祁縣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好產業帶動和項目牽引作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祁縣依托縣域內主導產業,按照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原則,構建農業服務業體系,提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科學制定全縣集體經濟總體發展規劃,形成一體化、多層次、全產業發展新格局。
來遠鎮依托北包養網關、盤陀兩個小米加工廠,輻射帶動該鎮7個行政村流轉千畝土地,打造小米產業園區,推包養網進“來遠小米”品牌建設提檔升級。昭馀鎮劉家堡村依托緊鄰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便利條件,發展康養產業。
此外,祁縣將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的“第一引擎”,儲備實施了一批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項目,以項目建設牽引帶動集體經濟壯大提質,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壯包養網大提質的“驅動包養網力”。峪口鄉段家窯村利用自然資源優包養勢,新建280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萬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