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睢寧:集體經甜心S包養網濟創收益 村民分紅樂開花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我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日子,大家說是啥日子?”

“分紅的日子,分豬肉、粉條的日子……”

“對,每戶10斤豬肉、一箱紅薯粉包養網絲、一箱蓮藕,還有春聯、口罩等,我們拿出了3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購買大禮包,為所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

近日上午,江蘇省睢寧縣金城街道邱圩社區的百姓大舞臺熱鬧非凡,臺上正在上演社區群眾自編自演的睢寧落子舞,臺下坐滿了前來參加集包養網體分紅的父老鄉親,臺邊則是一個個紅薯粉絲、有機藕禮包和一塊塊現場分割好的生鮮豬肉。社區黨總支書記張成輝拿著話筒和包養網包養網眾一起互動、分享歡樂。

“通過包養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社區集包養網體經濟收入由2017年的負債140萬元包養,到今天的增收120萬元。從2017年底起,我們通過眾籌、入股等渠道完成了200萬包養元的籌款,先后成立了睢寧縣志興集體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徐州半夏農業發展公司、徐州初心物業公司,到2021年底,我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突破了110萬元,包養2022年,我們克服了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包養網影響,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120萬元。‘經濟薄弱村’一去不復返啦!”張成輝的講話不斷被父老鄉親們的熱烈掌聲打斷。

曾經包養的邱圩社區,產業包養基礎薄弱、居住環境松散凌亂、基礎配套設施嚴重匱乏。為徹包養網底改變邱包養圩社區“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金城街道黨工委從當地優秀人才中遴選出張成輝到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到任后,張成輝多次和社區“兩委”包養網商議,廣泛征求村民與黨員代表意見,實施農房改善項目,目前,集教育、醫療、購物、休閑于一體的18萬平方米包養、1100套房屋全部建成,包養村民喜搬新家。

邱圩社區下轄16個村民包養網組,耕地近6000畝,地勢較低、河湖眾多、一直有種植蓮藕、水稻傳統優勢,張成輝敏銳地捕捉到社區在地域環境上的包養網巨大潛力,帶領社區干群圍繞“農”字下功夫,先后成立了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公司和物業公司,制定了“一個中心、二個重點、三個特色、四個版塊、無限發展”的增收模式。打造“俺村邱圩”特色產品品牌,集體合作社流轉土地2197畝,經營藕蝦、稻蝦共養包養、特色紅薯等項目,推出了生態米、蓮藕、香薯、荷葉茶、粉絲、古琴、干花等四大系列十個特色產品,全部通過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實現了“線下農超對接、線上平臺銷包養網售”,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社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8000元躍升至2021年的2.65萬元,集體固定資產增加到1000多萬元。

“要不是著急發走1.4萬斤用于出口國外的藕,我真想去分紅現場感受包養一下俺村邱圩的濃濃年味兒!”90后村包養民邱艷虎在藕塘邊一邊忙著包養網指揮采藕、裝車,一邊欣賞著社區微信群里的現場分紅視頻。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經過幾年的發展包養,他流轉了村里200多畝土地,用于藕蝦共養,每年的純收入近30萬元。

“這段時間以來,我們連續召開群眾代表大會、黨員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從今年開始,社區每年要拿出村集體經濟收入的30%在年底進行分紅,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張成輝自信地說。現在,邱圩社區變成了村民引以為豪的美麗社區。社區大舞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配套設施齊全,村里投資26萬元,為老年人打造了400余平方米的老年幸福驛站,為孩子們建設了有1萬余冊圖書的圖書館和包養網輔導學習室……學有所教、勞有所得、包養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讓邱圩社區居民充分享受改革發展包養網的成果包養網,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包養不斷提高。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