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S包養院:一頭連著田間 一頭連著高校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原標題:科技小院:一頭連著田間 一頭連著高校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這是“科技小院”首次被寫進中央一包養號文件。

科技“高大上”,小院“接地氣”。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創建了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包養創建科技小院的初衷是想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以“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零費用”的“四零”模式,為農民提供科技培訓和服務,包養切實研究解決農業包養網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一個院落包養、幾間平房、三兩學生,是科技小包養網院的“標配”。規模雖小,但發揮著服務“三農”、振興包養鄉村的巨大作用。自第一個科技小院誕生以來,這一模式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推廣,成為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的重要平臺。“目前中包養網國農業大學已在全國牽頭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并和眾多高校院包養網所、科包養研機構形成了協同創新包養網的良好局面。”中國農業大學包養網副校長林萬龍表示。

這些農業院校通過與地方政府、農業部門、包養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小院在各地落地生根包養。當前,全國已有30余所涉農高校陸續建立了300多個科技小院,覆蓋了20多個省(區、市)。

一頭連著高等學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寧夏紅寺包養堡灘羊科技小院研究生韓賽錚告訴記包養網者:包養網“每當我回想起科技小院的工作與生活,腦海中涌現的是一幅幅鮮活的實地操作場景。對我而言,這正是‘在大地上書寫論文’的生動實踐。”

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深切關懷與堅定支持下,農業包養網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對科技小院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2022包養網年,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共同發布《關于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的通知》《關于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包養網的通知》,包養進一步加大支持科技小院力度,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強規范管理,精準服務“三農”。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技小院已經成為推動包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我們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模式。未來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針對小農戶,針對傳統生包養產技術的更新,還要與現代產業、現代企業對接。”林萬包養龍說包養網

今天,科技小院已走出國門,推廣到了老撾和非洲地區8個國家。“科技包養小院服包養網務階段也從最初的1.0階段發展到當今的3.0階段。”張福鎖表示,“科技小院的1.0階段,主要是幫扶小農戶,通過‘四零’模包養網式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并通過包養科技示范戶和大農場的示范作用,帶動更多小農戶。2.0階段,是在助力脫貧攻堅過程中,通過助推鄉村產業升級,幫助更多農民增收。3.0階段,則是在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用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貢獻力量。如今,科技小院包養網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們希望通過小院師生的共同努力,去改變鄉村。”

(記者 馬愛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