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9月9日電 題:一次次朝著最偏遠山村“逆行”——記堅守貴州烏蒙山區的鄉村教師楊明
新華社記者駱飛
從2009年參與企業愛心支教活動前往貴州,當年25歲的浙江小伙楊明如今已在烏蒙山區教書十余載。從志愿支教到特崗包養軟體留任,他輾轉黔西包養市多所偏遠村小教書。
與同齡人相比,今包養網ppt年37歲的楊明略顯滄桑,頭包養網推薦發白了不少。但談到自己的山村支教經歷和這些年偏遠農村教育變化,他的表情堅定又欣慰。
教師節前夕,記者跟著楊明回訪其曾執教7年的黔西市觀音洞鎮景山小學,盡管他已離開當地多年,山路上偶遇的村民依舊會很親切地和他打招呼。
“在這里任教的那些年,自己吃住都在學校,幾乎與世隔絕。”楊明說,盡管那時條件比較艱苦,但也是最值得懷念的日子。
2008年大學畢業后,楊明在浙江老家一家私企從事外貿業務,月薪過萬元。2009年,偶然看到一個企業發布招募支教志愿者的信息,大學期間有過支教經歷的楊明內心的教育熱情被點燃了。同年5月,他瞞著父母從公司辭職,踏上了前往貴州偏遠山村的支教之路。
在備選支教點中,楊明申請到較偏遠的原黔西縣金碧鎮楊家店村瓦廠小學。那時,瓦廠小學共有30包養甜心網0多名學生包養妹,一棟青磚的主體教學樓很老舊。當地缺水且交通不便,楊明經常要自己挑水做飯,外出家訪都是走路。
很快,一年的支教期到了,同批志包養網推薦愿者紛紛返回,楊明決定繼續留任。2010年9月,楊明順利考上當地特崗教師,并申請前往更偏遠的觀音洞鎮景山小學包養網單次任教,他得知那里更缺老師。
位于半山腰包養網上的景山小學,是個只有100多名學生的村小。這里地處偏遠,氣候高寒,交通閉塞,很少有老師愿意來。楊明包養網單次把7年的美好青春奉獻于此,直到2017年小學被撤并。
“學校有3名老師臨近退休,且有的身包養包養體也不好,實際不到5人承擔主要教學任務。”他說,幾乎每天課程都是滿的,還要見縫插針做資料、家訪。
每個學期甜心寶貝包養網,楊明會多次遍訪全校學生,還包養曾因路途遙遠借宿學生家。在孩子和家長眼里,這位省外來的老師很貼心。那段包養價格ptt時間,楊明不僅要上課,還時常包養維護學校設施,比如安裝水管、給門窗上漆、修補屋頂。
那些年,楊明吃住都在學校。包養留言板每天放學后,他還不辭辛勞堅持給離家包養行情近的孩子輔導作業,再逐一送回家。“很多村民包養網干包養網心得活回家晚,孩子回去無人看護,帶著他們一起更踏實。”包養妹楊包養行情明說。
有一包養網年,為鼓勵高年級孩子好好讀書,楊明與他們約定一起學習,他每天最早走進教室,包養合約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最終,楊明考上了研究生,孩子們小升初也取包養甜心網得了好成績。但為了更多的孩子,楊明最終放棄了公費讀研的資格。談及當初的抉擇,楊明并不后悔,“放棄包養讀研只是放棄包養網了人生中一次深造的機會,但放棄教書,就放棄了山村的未來。”
10余年里,楊明有很多回城機會,但他卻一次次朝著最偏遠山村“逆行”。201包養7年后,楊明再次輾轉到觀音洞鎮更偏遠的熊洞村、新合村的山村幼兒園任教。
如今,楊明正式在黔西市城包養感情郊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配套的錦繡學校任包養網教。他始終包養關注著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