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3月30日電 “絕不讓一位兄弟姐妹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的“脫貧攻堅戰”正在穩步推進著,無數“扶貧人”深入一線、深入鄉村,只是為了實現這句誓言。在扶貧工作中他們發現,“因病致貧”成包養行情為了許多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因此,保障貧困戶就醫的“醫療扶貧”政策開始實施。被稱之為“扶貧最前線戰士”的鄉村醫生就是這些政策堅定實施者。
在“齊魯首邑”濟南包養行情市歷城區,有一處美麗的山區鄉野,這里空氣清新、山泉潺潺。不過,這里卻散落著10個省定貧困村,這就是彩石街道。在山路最崎嶇的地段,有兩處貧困村——講書院村與老樹峪村,常住總人口分別為158人、350人,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卻有102人、195人(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包養行情。
3月23包養日上午9點,老樹峪村的貧困戶王秀香早早站在大門口,她似乎在等著什么人,嘴巴里也不斷念叨著:“這‘閨女’咋還不來呢?路不好走,這么早就出包養網站門,能看清路不?她身體不好,山風又涼,可別感冒了。”……
她口中的“這閨女”可不是自己的親女兒,而是山下南泉村衛生包養金額室40歲的鄉醫孫愛芹。
當筆者手機上的時包養網鐘定格在9點16分時,孫愛琴終于出現在了巷口,王秀包養情婦香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了笑容,深深包養價格ptt的皺紋也似乎更加深刻甜心花園。
“大娘,你頭還暈不?大爺怎樣了?我再給你們量量血壓,你看,我把降血壓的藥拿來了,一定要按時吃”,還來不及進屋,孫愛芹握住王秀短期包養香的手就開始一遍遍囑咐。
“閨女來啦,俺們知道咧!肯定聽你的話啊”,老伴李守茂在屋短期包養里高聲回復。甜心花園
放下藥,還沒等李守茂出門,孫愛芹又匆匆走去下包養感情一家。
她告訴筆者,李守茂與王秀香都是腦血栓后遺癥,腿腳不太利包養金額索。“他們家門口路不好走包養條件,我每次來都是趕緊走,省得他們送我。”
在路上,孫愛芹講起了包養管道自己的故事。
“我從1997年學校畢業后就在南泉村擔任鄉醫,為村里百姓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由于講書院村與老樹峪村人口少,他們那里沒有設立衛生室。2017年秋天,彩石鎮衛生院的領導找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到我,讓我擔任這兩個村的鄉醫工作。其實我知道,一切都是為了鄉親們。”她說,因為三個村之間路途遠,而且每個村每個周她都要待2天,每個月還要為貧困戶送一次藥。在夏天時,她會選擇騎乘摩托車到老樹峪村,冬天時,她會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步行上村;但是前往更遠一點的講書院村就只能打車了。
說到這里,她停了下來,彎腰大口喘著氣,村里忽高忽低的道路讓她走得有些疲憊。
“聽說你身體不好”,面對筆者的問題,她在氣息放平后,緩緩地說:“2012年時,我感覺不太舒服,結果查出來得了乳腺癌。”
此時的陽光已經透露出春天的溫暖,孫包養網愛芹微笑著說,自己的手術很成功,一點不耽誤工作。“我體質會弱長期包養一些,因此如果天涼了,我就不敢騎車了。”
“患病的貧困戶大都行動不便,所以衛生院要求我們必須送藥上門。政府財政支持一部分藥費包養網,醫保(新農合)報包養網銷一部分,剩下需要個人支付的部分也就1包養價格ptt0%左右,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而鄉醫的工作不僅僅是給貧困戶包養條件送藥。
去年冬天剛剛下雪,孫愛芹在一天傍晚接到老樹峪村這樣一個電話:“孫大夫,您快點來村吧,俺們村的李守玲發燒39度,退不下來呢!”放下電話后,她拿起藥箱就往外跑,丈夫不放心,長期包養趕緊拉住她,開車將她送上山。“她是上呼吸道感包養站長染,注射個退燒針,再吃點藥就沒事了。”病人在村包養網委會里臨包養軟體時設置包養故事的衛生服務站里留觀半個小時后,確定病情穩定了,孫愛芹才與丈夫開車包養網下山。
“黨的政包養意思策好,今年不少貧困戶脫貧了,我要堅守到村里的貧困戶全脫貧!”孫愛芹笑著說。(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