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懸崖村” 首批26戶村民搬進縣城安置點一包養行情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村民乘車出發,前往縣城的集中安置點

5月12日,四川涼山“懸甜心寶貝包養網崖村”——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迎來歷史性時刻,首批26戶貧困戶開始搬家,住進縣城的新房。

曾經,因進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達800米包養俱樂部的山崖,“懸崖包養網村”全國聞名。2017年,昔日的藤梯變成了鋼梯包養情婦,2556級鋼梯正式完工,村民出行包養更方便。 此輪搬遷,“懸崖村”4個村民小組均有涉及,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44人,將陸續搬遷至位于昭覺縣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新家,搬遷工作需在5月14日前完成。

首批26戶村民搬遷

住進縣城安置點新房

5月女大生包養俱樂部12日一早,在昭覺縣支爾莫鄉“懸崖村”山腳,村民提著行李背著包,從四面八方趕來,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上午10點過,記者在現場看到,首批搬遷村民集中乘車出發,前往縣城的集中安置點,搬進新家開啟新的生活。當包養合約天,搬家的村民一共有26戶,主要是阿土列爾村牛覺社、特土社的村民。

從村里到縣城的車上,22歲的大臺灣包養網學生莫色格服和哥哥莫色日服很激動,“馬上就要住進新房了,太高興了。”莫色格服告訴記者,目前,他在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三,由于疫情影響還未返校上課,正好可以參包養網與搬家工作。

經過大約2個小時的車程,莫色格服來到了昭覺縣城的2包養女人號集中安置點。走進安置點,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青灰色瓦包養網片、黃色墻壁的樓房,具有濃厚的彝族風情。莫色格服的新家有100平米,戶型為三室二廳一廚一衛,“新房太漂亮了,比老家住的土坯房好多了。”搬入新家后,莫色格服準備先將新家裝扮一下,等家具搬包養進后就入住。

記者了解到,昭覺包養網心得縣城的集中安置點有4個,共建設住房135棟4057戶,其中安置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3921戶1包養網8547人,為四川省內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根據家庭人包養網數,村民分配的新房中,面積最包養小為25平方米,最大的為100平方米。

全村共84戶344人搬遷

打工村民坐飛機回鄉搬家

支爾莫鄉鄉長、阿土列爾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介紹,5月12日搬遷的主要是山下牛覺社的村民,13日和14日搬遷的是勒爾社、特土社共58戶村民,整個“懸崖村”有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344人搬遷,“縣城安置點的新房,都配備有新的家具,村民帶點衣服、被褥就可以入住了。”

為了這次搬家,27歲的某色石波是坐飛機回來的,之前他在山東打工。4月30日,當地的村干部打電話通知他5月10日包養合約左右搬家,然后他買了從濟南到西昌的機票,花了800多元。5月12日,他裝了一些被子包養網、衣服等行李,搬到了新家。

按照搬遷計劃,“懸崖村”勒爾社的36戶貧困戶將在5月13日開始搬家。這兩天,勒爾社的村民某色爾則也在忙著做搬家的準備工作,他家有3口人,分配的是75平米的新房。5月4日,遠在福建打工的他,坐飛機到成都,再坐車回到昭覺老家。“這次回來主要就是搬家,能搬到縣城真是太好了。”某包養網比較包養網車馬費爾則告訴記者。

包養網推薦

“懸崖村”繼續發展旅游

村民每天收入上百元

帕查有格介紹,村民下山進城后,可以在縣城就近工作,當地也將提供公益性崗位。同時,“懸崖村”及古里大峽谷將開啟新一輪旅游開發,村里將修建民宿,開發大峽谷溶洞、溫泉,設計徒步游路包養app線,沿山而上將計劃架設旅游索道,“老人和孩子在安置點居住、讀書,青包養壯年在村里發包養故事展產業、搞旅游。”

5月12日上午,記者沿著鋼梯攀爬,一路上遇到了幾批外地游客,來自宜賓的一位游客表示,他們是專程來旅游的,主要是爬鋼梯感受一下。  爬到半山腰的一處休息平臺,某色拉吉給我們打招包養呼,他在這里開了一個小賣部。他說,“懸崖村”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至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人,包養女人山腰的土地一直是大家賴以生存的基礎,隨著“懸崖村”鋼梯的建成,外地來玩耍的游客多了,他們家也吃上了“旅游飯”。

2017年,某色拉吉開了這個小賣部,主要是向游客售賣水、飲料等。“鋼梯修起以后,平均每天都有幾十名游客來玩,一天的收入有100包養網站多元,多的包養時候超過200元。”某色拉吉說,以前靠種地為生,一年收入只有兩三千元,現包養網心得在生活條件包養網改善了很多。這些年,包養網車馬費“懸崖村”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了安全穩定的供電,4G網絡實現全覆蓋短期包養,許多村民用上了智能手機。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