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滅的番號 盤點20一包養經驗15閱兵英模部隊番號來歷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

“雁門關伏擊英雄連”英模部隊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當年的番號為八路包養軍120師716團特務連,現為南京軍區第1集團包養留言板軍某機械化步兵團3營7連,又被稱為包養網“尖刀七連”。特務連在雁門關伏擊戰中英勇作戰,戰績突出,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榮譽稱號,連隊威名永載抗戰史冊。特務連幾易番號,但“赤膽忠誠、敢打頭陣,堅貞不屈、敢于拼搏,勇往直前、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不曾改變。連隊在全軍率先列裝某新型兩棲裝甲車,近年來連續參加“礪劍”“跨越”等系列實兵演習,創新戰術、戰法百余項,順利實現從單一地面作戰到基于信息系統的三軍聯合作戰、從體能型向智能技能型的跨越。

1937年10月,日軍侵包養網ppt占大同后,繼續向南進犯太原。為配合國民黨軍在忻口的防御作戰,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命令第358旅第716團深入日軍側后,在代縣的廣武、雁門關、太和嶺間,破擊大同經代縣、忻口到包養網太原的公路,打擊日軍運輸隊,截斷日軍補給線。10月17日黃昏,第716團團長賀炳包養網VIP炎、政治委員廖漢生率部到達雁門關西南的秦莊和王莊。他們發現公路并不在雁門關下,遂主動去包養網黑石頭溝、吳家窯一帶公路西側設伏,同時派少數兵力占領雁門關。18日,第716團主力設伏于雁門關以南黑石頭溝公路西側高地。上午,日軍運輸汽車50余輛,滿載兵員、彈藥,由北向南駛入伏擊區。第716團即以密集的火力進行襲擊。激戰中,日軍又有汽車200余輛由陽明堡方向向北駛來。第716團即分兵一部阻擊該敵。激戰至夜間,日軍援兵又至,包養網第716團遂撤出戰斗。此戰,共斃傷日軍300余人,擊毀汽車20余輛。20日夜,第716團一部復占雁門關,另一部破壞了廣武至太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梁。21日晨,第716團再次設伏于黑石頭溝地區。日軍由南向北包養網評價的汽車200余輛和由北向南的汽車數十輛相向而來,當其先頭車輛駛入伏擊區時,第716團居高臨下,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展開攻擊。日軍在8架飛機支援下進行反撲。第716團斃傷日軍一部后撤出戰斗。該團兩次伏擊包養網dcard戰斗,共斃傷日軍500余人,擊毀汽車30余輛。八路軍第120師切斷了日軍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補給線,同時第115師打擊了蔚縣至代縣的日軍交通補給線,使進攻忻口日軍的彈藥、油料供應瀕于斷絕,攻勢頓挫。毛澤東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長期包養“游擊戰爭還有其戰役的配合作用。例如:太原北部包養網站忻口戰役時,雁門關南北游擊戰,破壞同蒲鐵路、平型關汽車路、陽方口汽車路,所起的戰役配合作用,是很大的。”

“劉老莊連”英模部隊

“劉老莊連”前身是江蘇豐縣地區一支地方武裝,1939年10月改編為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第3營第10連,1941年編入新四軍第3師。現在的劉老莊連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第4連。

劉老莊連原為抗戰時期新四軍第3師第7旅19團第4包養網包養網。1943年春,侵華日軍對江蘇北部淮海包養俱樂部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3月17日,日偽軍100包養行情0余人,分兵11路合圍駐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領導機包養女人關。4連奮勇阻擊各路敵人。是日,日偽軍進行第二次合圍,4連與日偽軍在淮陰北老張集、朱杜莊一帶遭遇。激戰半日,于黃昏后再次突圍,轉移至老張集西北的劉老莊地區。18日晨,日偽軍進行第三次合圍。4連奉命組織防御,掩護主力部隊和淮海區黨政機關轉移。全連82人英勇抗擊日偽軍攻擊,使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4連卻陷入日偽軍重圍。甜心花園4連官兵在強敵面前,浴血奮戰,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包養app,斃傷日偽軍近百人,終因寡不敵眾,全連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犧牲殉國人員名單包括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云鵬、副連長石學富,排長尉慶忠、蔣元連、劉登甫,文化教員孫尊明、衛生員包養一個月價錢楊林標……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把它譽為“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戰后,第7旅重新組建第4連(這也是步兵連的至高榮譽:打光了再重建包養管道),并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當地人民群眾為第4連82位烈士舉行公葬,修建了“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中短期包養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為紀念烈士,當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劉老莊烈士陵園。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前身包養為1938年6月在河南省確山縣組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抗戰時期的番號為新四軍第4師11旅31團1連,現為蘭州軍區第21集團軍某特戰旅偵察營1連。新中國成立后,部隊出色完成了抗美援朝、抗震救災、國際維和等重大任務,先后榮立集體一等戰功1次,集體二等功9次,集體三等功19次。

1945年5月,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不甘失敗的日偽軍仍借助炮樓、碉堡等工事,做最后的頑抗。新四軍第4師11旅在張震旅長、賴毅政委指揮下發起宿(縣)南戰役,展開對日偽軍的反攻行動。戰役之前,為了給敵人造成錯覺,11旅開始北撤。就在日偽軍麻痹大意之際長期包養,5月21日,北撤部隊突然掉頭,31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駐任家集據點的偽15師特務3團發起進攻。當晚11時,部隊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占領周圍民房,尋找最佳戰斗位置。根據戰斗部署,31團1連擔任主攻,負責摧毀敵炮樓、火力點,為后續部隊包養意思開辟道路。22日拂曉,1連發起攻擊,連隊司包養網號員王連生在機槍掩護下,帶著20多枚手榴彈,架梯攀上炮樓,將手榴彈投進敵人碉堡內。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31團將偽15師特務3團全殲。此次戰斗,共俘偽特務三團團長任亞航以下100多人,繳獲步槍100余支,短槍20余支。敵人不甘心失敗,于當天8時許派偽57團3個步兵連和部分騎兵前來支援。10時,1連在騎兵團一部的配合下向偽軍出擊包養。經過一番激戰將增援之敵圍殲,共俘偽57團營長以下200多人,繳獲輕機槍7挺,擲彈筒1具。至此,宿南戰役勝利結束。宿南戰役歷時40天,是“攻點打援”的經典戰例之一。此役共殲偽15師特務3團、57團全短期包養部,58團、59團大部,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擴大根據地420平方公里,從此,豫皖蘇地區日偽軍無力對我根據地發動大規模進攻。1連在此戰中一舉成包養名。他們以1個連的兵力沉重打擊了偽軍一個團兵力,為后續部隊掃清了障礙。但1連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全連參戰106人,僅16人生還。因在戰斗中敢打硬拼,威震敵膽,戰后新四軍第4師授予該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授予王連生“一等戰斗英雄”稱號。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