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滴灌”多措并舉 海西率先在青海省實現脫貧清零_中國扶貧在S包養行情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面對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提出“2016年集中攻堅,2017年鞏固提升”的目標。在新形勢、新目標面前,州委、州政府深刻洞悉扶貧開發面臨的新問題,變精準扶貧“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輸血”變“造血”新模式,多措并舉將扶貧資源精確集中到貧困戶身上,讓貧困群眾早一步脫貧致富,率先包養在全省實現脫貧清零。

建機制:注入動力

為使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包養,海西州出臺《海西州發展產業、異地搬遷等八個脫貧攻堅行動計劃服務交通、水利等十個行業扶貧專項方案》和《海西州貧困學生助學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海西州養老服務扶貧試行辦法》,解決了制約海西州脫貧攻堅、老年人養老、殘疾人托養、貧困學生教育助學等突出問題,全方位構建海西州“1+8+10+3”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同時,按照“現有數據再核實,動態數據要跟進,保證脫貧的銷號,返貧的重新認賬”的要求,建立完善了海西州建檔立卡扶貧信息數據平臺中扶貧對象、專項項目管理、專項資金管理三個模包養網塊,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的動包養網態化管理,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樹靶心:精準到戶

包養則思變,貧則不安。進入“十三五”,海西州主包養網動作為,把脫貧攻堅列為全州“一號工程”,堅持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落地上見包養成效、務必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精準扶貧工作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包養之舉在于精準。為此,海西州堅包養網持問題導向、清單管理、結果倒逼,全面落實州包養網委六個全面要求。全州對于貧困人口再次進行拉網式調查識別,吃透“兩線合一”政策,通過“五看法包養網”等多種形式,精準識別貧困戶。2015年年底,海西州有貧困人口2735戶5688人,分布在119個貧困村中。

行業包養網脫貧“”補齊短板

“走,到村上去!”一聲號召之下,海西州各級黨員干部分赴精準扶貧各大戰場,統籌開展企業扶貧、定包養點扶貧、對口扶貧、駐村扶貧包養網等“四大社會扶貧”工程,積極構建縱橫交錯、層層聯系、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和任務鏈,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政協支持監督、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脫貧攻堅新格局。行業扶貧方面,各相關行業部門積極與省上對接,爭取項目資金,合力補齊貧困村發展短板。交通、水利、電力、文體廣電、科技、醫療衛生、通訊、金融服務、住建等部門發揮行業優勢作用,通過道路暢通建設、農網改造建設、危舊房改造等舉措,不起持續發展短板,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進貧困地區文明村鎮和五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持續富“口袋”與富“腦袋”同頻共振,解決等靠要的包養思想,樹立勤勞致富的理念。

勤益智:努力“造血”

包養網

海西州大力實施智力幫扶行動,搭臺子、帶能人、找項目,在基層一線奏響人才智力“號角”。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包養以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為重點,為貧困村勞動包養包養力提供學習機會、就業保障,創新“輸血”變“包養網造血包養”,立體式扶貧新思路。把“見物”與“見人”結合起來,包養網結合五星級文包養明戶創建活動,把富“口袋”與富“腦袋”統籌起來,把幫扶與勵志同步起來,通過集中學習報刊開闊視野包養、啟迪思維、找準門路滿足貧困群眾的精包養網神文化需求需求,著力提升貧困包養網群眾包養網的綜合素質。同時,完善和包養推行“1+8+10+3”政策體系,加包養網大產業扶貧、旅游扶貧、健康扶貧、智力扶貧、金融扶貧力度,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動員全社會踴躍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準的脫貧,將海西州包養打造成全省統籌城鄉示范區的典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