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默默支持包養任桂梅愛心行動的老伴兒離開人世。老伴兒在包養網臨終前,囑咐一雙兒女,“你們以后一定要省吃儉用,把省下來的錢交給母親,讓她去幫助更多的孩子。”為了堅守誓言,任桂梅組建300余人包養的愛心團隊,累計募集善款50余萬元,陸包養網續資助85名貧寒學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愛心傳遞,伴勇敢前行。2017年包養3月,任桂梅榮登“中國好人榜”。
1998年,任桂梅從糧庫普通工人的崗位退休后,來到遼源市福鎮街福安社區做了一名社區主任。也正是包養網從這一年起,任桂包養梅開始了近20年的扶包養網貧助困活動。匯聚愛、傳遞愛,任桂梅以自己的愛心行動吹響了集結號,匯聚了300余人參與到愛心行動中,被譽為遼源的“小巷總理”、遼源的“郭明義”。
1 . 為民服務送溫暖 10余年照顧社區居民生活
“沒有任媽媽,我也活不了這些年,是她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她永遠都是我的媽媽。”辛洪生生前時常這樣說。包養網與任桂梅的相識,對辛洪生來說,是一次命運對他的眷顧。
1998年,任桂梅剛擔任社區主任,當時福安社區位于城鄉結合部,所轄居民大部分是下崗失業人員,生活都比較困難。
任桂梅(中間)深入農村探尋弱勢群體 來源:中國吉林網記者 高光大
也正是這一年,任桂梅到社區居民辛洪生家走訪,見辛洪生躺在冰冷的炕上,屋內都是霜。任桂梅一問才得知包養網辛洪生無妻無子,患有腦血栓,長期癱瘓在床,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任桂梅立刻為辛洪生送來米面糧油,發動社區黨員為其捐款,還請來社區醫生為其治療。為了提升辛洪生的生活質量,任桂梅包養網每天去家中照顧其生活起包養居,還拿出近一半的工資資助他包養網的生活。在任桂梅看來,這樣的照顧并不能幫助辛洪生徹底脫離貧困。為此,2014年,任桂梅為他申請了低保,讓他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從辛洪生42歲時遇到任桂梅到他58歲時去世,16年來,任桂梅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
任桂梅(右包養)帶領團隊深入社區內的貧困家庭進行包養網資助與慰問。來源:中國吉林網記者 高光大
任桂梅對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十分關注包養網。她深入走訪發現,社區內尚有492戶居民沒有照明用電,其中50余戶的孩子仍靠蠟燭復習功課包養。任桂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下定決心一定包養幫居民解決供電難題。為了此事,包養任桂梅包養多次找到供電部門領導,軟磨硬泡,最終,這492戶居民的照明用電在任桂梅的苦心奔波后,得以解決。
2 . 個人名義建立“愛心工作室” 愛心火炬廣傳遞
2013年6月8日,吉包養網林省首個包養以個人命名的愛心工作室“任桂梅愛心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在任桂梅愛心行動包養的召喚下,不同崗位的包養網人群陸續參與到其中。“任桂梅愛心包養網工作室”的成員從最初的6個老人及任桂梅的10名親屬,擴大到如今的310人。成員中有政府領導、企事業人員及普通百姓,他們當包養網中,年齡最小13歲,最年長者86歲。 這群人從理論輔導、愛心幫扶、普法幫教、愛心互助、關愛熱線等方面,為求助人群提供幫助。
為了幫助貧困學子包養圓“求學夢”,工作室號召社會愛心人士提供資助。受助的大學生尹浩宇激動地說:“這些年感謝‘任桂梅愛心工作室’的資助,讓我順利步入大學,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將來,我要向曾經幫助我的好心人一樣,不忘初心,加入愛心工作室,讓愛心的洪流延續下去。”任桂梅愛心工作室堅持的“忠誠、關包養愛、創新、奉獻”精神,也在資助的學子身上得以傳承。
任桂梅愛心工作室成員(部分) 來源:中國吉林網記者 高光大
“任桂梅就是一個‘點火人’,點燃了我們心中的正能量。”遼源市委領導說道,“希望通過搭建愛心平臺,讓更多的愛心人士投入到幫扶弱勢群體的事業中,幫助困難群體樹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幫助他們早包養網日融入社會包養、回報社會,讓遼源更加溫暖、和諧、幸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