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贊皇縣位于太行山東麓包養,是個山區縣、老區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山區人口占了九成,學校分布點多面包養網廣,辦學規模較小,辦學條件簡陋,師資力量薄弱。
對于家住土門鄉龍堂院村的商鉛梓來說,上一個好中學是她的夢想。如今,她已是贊皇縣第二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以前在鄉里上學,條件差,來到二中后,這里所有教室都是多媒體教室,8人間的宿舍整潔舒適,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她說。
包養網和她一樣,有包養網3000多名來自山區的孩子包養在這所環境優美、設包養施齊全、師資頗強的寄宿制中學學習與生活。
“2011年,贊皇作為石家莊市確定的試點縣,包養網率先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縣委、縣政府把二中建設作為首要民生工程,建設總投資近1億元,當年投入使用,把5個深山鄉鎮所有的中學生都集中包養網到這里。”贊皇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宮國恩說,通過讓山區學生到縣城來上學,帶動貧困山區的農民到縣城務工,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用教育拔除“窮根”。
石家莊市西部山區相對貧困落后,自然條件惡劣,群眾生活條件差,一直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地區,也是教育發展的薄弱地區。
“前些年,我市先后采取綜合扶貧、產業和項目扶貧、移民搬遷扶貧等方式,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均未從根本上解決問包養題。群眾之包養所以長期貧困,主要在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脫貧致富技能。”石家莊市財政局教科文處處長王素敏說,要從根本上解決山區貧困學生的教育問題,必須讓山區孩子下山讀書、就業,引導包養網家長融入城鎮。
為此,石家莊市在鄉鎮政府駐地或較大的中心村,新、改擴建標準化寄宿制小學;在6個山區縣縣城或周邊分別新建1所寄宿制初中,按規定配備完善的生活、教育配套設施,轉移安置全部深山區初中學生。
據統包養計,石家莊市自2包養網011年啟動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以來,累計投資8.18億元,新改擴建學校82所,轉移安置深山區學生49035名,13500名家長走出大山、包養進城務工,直接惠及21.6萬貧困人口。包養網
贊皇二中是石家莊乃至河北省實施山區包養教育扶貧工程的一個典型包養。
據介紹,贊皇縣累計包養投入1.58億元,新建改建項目學校15所,新建項目34個,基本實現了小學向鄉鎮集中、初中向縣城集中包養網和職業教育大提升的目標,目前山區教育扶貧包養網工程項目學校在校生7515名。“與2012年前鄉鎮無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更沒有學生考入重點大學相比,2016年首屆山區教育扶貧畢業生57人,全部考上大學,其中一本上線14人。”贊皇二中校長焦立杰說。
“為幫助山區百姓減貧脫貧,讓山區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增強貧困山區發展后勁,我省加快了貧困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包養網標準化建設。”河北省教育廳財務處處長王包養網紅衛說。
記者從河北省財政廳獲悉,為包養確保省級財政教育扶貧資包養金足額落實,河北包養省每年在安排教育支出預算時,都對建檔立卡學生資助資金、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資包養網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薄弱學校改造等包養網項目資金優先作出安排。2016年全省財政總支出6038億元,其中財政教育支出1131.6億元,占比18.7%。
“2015年,省委、省政府明確在37個山區縣實施山區教育扶貧工程,通過實施優化山區教育布局、大力提升辦學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5包養網項重點任務,到2017包養年使山區學校辦包養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省定標準化學校要求,使山區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山區學生綜合素質顯著增強。”河北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調研員宋華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