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5月3日電題:“80后”豬倌的脫貧“三部曲”“國際市場上玉米、大豆期貨價格變動,將直接影響養豬行業的利潤”……
“按農業部全國生豬生產養殖規劃,貴州屬于生豬潛力增長區”……
“按前一階段包養網母豬的存欄量計算,再過幾長期包養個月生豬價格必包養然上漲”……
在云貴高原的大山深處,提起“養豬經”,“80后”豬倌鄭培包養網坤包養金額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充滿了自信。
包養站長 3包養網4歲的鄭培坤是貴州省包養網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人。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他放棄在大城市發展而返鄉養豬,曾一度不被鄉親們理解。
“我從事養豬行業整整10年了。”從小生活在農村的鄭培坤說,他很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一直有著清晰的規劃。在他看來,這10年來,他先后經歷了“實現兒時夙愿”“返鄉創業成功”“帶領鄉親致富”的養豬脫貧“三部曲”。
“第一部曲”:實現兒時夙愿
“我高考第一志長期包養愿填的就是華中農業大學的‘動物科學’專業。”鄭培坤說,別人看來算是冷門的專業,但卻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小包養網時候經常跟著在村里當獸防員的叔叔“出診”,“看到豬牛羊病得不行了,打幾針后就活包養網站蹦亂跳了,很神奇。”久而久之,當獸包養網醫的愿望在他心里逐漸萌發。
2005年大學畢業后,他“初心”不改,在武漢一家外企做了2年畜牧獸醫工作,之后在湖北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年收入曾超過百萬元。
然而,一次返鄉經歷,改變了鄭培坤的人生軌跡。
“第二部曲”:返鄉創業成功
201包養網推薦2年春節鄭培坤攜妻兒返鄉包養網dcard探親,看到老家很多鄉親因外出務工導致一些土地荒廢、生活依然貧困時,他非常心酸。
“我們縣是貧困包養網心得縣,養殖業是重包養妹要的支柱產業,如果養的牲口病死了,很多家庭可能就因此一夜返貧。”鄭培坤說。他當即決定返鄉創業,讓鄉親們在家門口也能掙錢。
說干就干,春節過后,鄭培坤就在塔山村流轉了20多畝土地,在當地政府的幫包養助下,建起了年出欄5000頭的標準化養殖場。與很多規模化養殖場不包養軟體同,他養豬自己配料,豬要養到六七個月才出欄。2014年,首批生豬出欄上市,由于肉質好,雖然價格比包養網ppt一般生豬高,但非常暢銷。
包養意思隨著養殖規模包養的擴大,他成立了岑鞏縣雙農牧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和技術服務。隨著養豬產業的興起,他在村里短期包養搞起“訂單農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不再外出包養價格打工。
據統計,他的公司直接帶動農戶玉米、南瓜種植200余畝,惠及3個自然村300余戶。
與此包養同時,鄭培坤還結對幫扶村里有勞動能力和愿意從事產業發展的貧困戶,按成本價供給豬苗和飼料,免費包養網單次提供技術,平均每戶一年可增收8000余元。
“大學生有技術、懂市場、有誠信,我們相信他。”村民鄭爾松說,在鄭培坤的帶動和指導下,他養豬、賣酒,一年收入10多萬元。
如今,結合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鄭培坤正在全力“演奏”養豬脫貧“第三部曲包養行情”。
“第三部曲”:帶領鄉親致富
“‘豬倌’鄭培坤對縣里脫短期包養貧的輻射帶動作用還將進一步顯現。”岑鞏縣扶貧辦副主任吳欽明說,塔山村周邊有5個村集體經濟薄弱,縣里正在依托他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進行“抱團脫貧”。
包養 據了解,岑鞏縣給這5個貧困村每個村配備了50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再加上鄭培坤出資100萬元,成立貴州思府農牧有限公司。預計公司年出欄1萬頭生豬包養,每個貧困村每年將實現30萬元至40萬元的股份分紅,240多戶1000多名貧困群眾將從中受益。
“我返鄉創業,就是希望能給包養鄉親們信心,給他們樹立榜樣。”鄭培坤說,農村脫貧需要大量的能人和企業來帶動,這樣脫貧的步伐才能再快一些、再順暢一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