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2月3日電 題:開在家門口的扶貧工包養廠
新華社記者李宇佳、洪可潤
早上7點,太陽還沒出來,53歲的王桂蘭準時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只包養俱樂部見她拿起一件半成品,隨著布料包養在縫紉機下緩緩走過,15分鐘后,縫好里襯的衣服就摞在下一個工作臺上。
王桂蘭工作的這包養故事家服裝廠就包養網dcard開在朝陽市朝陽縣東大道鄉政府臺灣包養網門前。走進工廠,包養記者看到幾十個身穿紅色馬甲的婦女正在2條十幾米長的生產線上有序地包養網工作著,在她們身邊,包養網dcard整齊地包養網單次疊放著剛剛制作好的卡其色風衣。工廠墻上貼著醒目的標語“人生只有走出來的包養妹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包養
“我每天走10多分鐘路就能到工廠干活,一個月能賺2000元。”王桂蘭告訴記者,去年她丈夫患病去包養甜心網世,家里就包養剩包養網她包養網VIP和讀大學的兒子,斷包養留言板包養妹了收入來源還欠了外債。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扶貧工廠在鄉里建成。“多虧了這個工廠,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生活一下包養網子有了希包養望。”王桂蘭說。
“我們和大連的商貿企業進行合作,他們派專員來為我們的工人提供培訓,我們為他們加工符合出口要求的服裝。”賀遠服裝加工扶貧工廠負責人、東大道村黨支包養網心得部書記吳顯坤說,“工廠就設在村子里,貧困戶和包養網車馬費其他工人進廠不離家,農忙時節還可包養網放假。”包養甜心網
包養日前,賀遠服裝加工扶貧工廠共有員包養價格ptt工97人,帶動25家貧困戶就業。同包養網時,工廠還以扶貧包養網資金和社會幫扶入股企業的方式,讓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企業分紅,如今已帶動建檔立卡戶59戶144人。
2018年以來,朝陽市動員規模以上企業與村結對幫扶,把農產品加工、鞋帽、服裝、手包養意思工藝品等“扶貧工廠”建到村里包養,有效解決了當地貧困人口脫貧、就業崗位不足包養、勞動力外流包養網站等問題。目前朝陽市共建立扶貧工廠52個,帶動就業3000余人。2019年,朝陽市還計劃新建扶貧工廠35家,帶動就業1200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