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包養價格山海,“一根蘿卜”連起的扶貧路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福州1月17日包養網心得電 面對從寧夏帶回來的白蘿卜,李克海欣喜地看到,這片三年包養站長前被他形容為“偏僻荒涼”的土地,今天正包養孕育著奇跡和希望。

作為福建宏達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總包養網經理,李克海種了20年的蘿卜,被譽為“蘿卜大王”的他曾在包養網單次福建有著5000多畝的白蘿卜種植基地,如今又選擇了寧夏。

一切源于2016年的那次考察。彼時正值閩寧對口幫包養站長扶協作的第20個年頭,李克海跟隨福建援寧工作隊來到寧夏固原市三營鎮鴉兒溝村。那包養網是他第包養網一次踏入這片土地,比起新奇更多的是震驚,“到處坑坑洼洼,村民在窯洞里生活,連喝水、洗澡都是問包養管道題。”包養網李克海回包養憶,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他至今仍記得有一戶村民,一家五口人靠著一塊玉米地和一兩頭羊自給自足,全家人一個月的花銷不過900元。

思索再三,李克海決定到寧夏種蘿卜。“當地有成片荒廢土地可以利用,白蘿卜種植用工量又大,既可以擴大種植,又能讓當地百姓增包養女人收。”當年,一個占地2000多畝的白蘿卜種植包養網單次基地就正式建成,數百位本地包養網農民走入基地務工。

起初并不如預想得輕松,萬事俱備后,水源卻遲遲不來。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僅靠黃河水,無法滿足種植數千畝白蘿卜所需的用水。李克包養妹海一籌莫展之際,福州援寧干部和當地政府伸出援手,雙方共同開通“綠色通道”打井取水,幫助基地渡過難關。

雖然人生地不熟,但李克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暖心小插曲。如今,從福建到寧夏,2長期包養000多公里的距離,李克海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趟,對于他來說,西北黃土和東南海包養意思風有著同樣熟悉的味道,而這塊土地也沒有辜負他的付出。得益包養網于高海拔和肥沃的土壤,當臺灣包養網地產出的蘿卜不僅個頭比福建的大,甜度也更勝一籌,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現在廠里的工人每個月工資都有四五千元,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輕輕松松就能實現脫貧。”李克海說,隨著種植規模一步步擴大,越來越多當地百姓實現家門口致富。

村里一點一滴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如今,包養行情平整的水泥路代替短期包養了原先坑坑洼洼的黃土地,喝水變得不再困難,冬天多數人家不再挨凍……一根不起眼的白蘿卜,正撬動起鄉村蒸蒸日上的未來。

比起村里的環境,更讓他欣喜的是人的變化。李克海說,初來時,當地部分村民有些排斥情緒,現在他們關系越來越融洽。一件事讓李克包養金額海印象深刻,十月底的一個夜晚,氣溫只包養網有零下五六度,一位村民連夜找到他,一問才知道,只因為工資多發了十幾塊錢,村民執意要退回。“那位村民說,我們已經幫他們掙了很包養網VIP多錢,不能再額外多給。”李克海回憶道。

包養

在他看來,自己與當包養網推薦地百姓包養網的關系,并非包養簡單的“幫助”,而是互相成就。在福建,公司雖然掌握成熟的技術,卻苦于土地和包養網評價勞力的限制,難以擴大經營,而寧夏的種植基包養app地剛好解決了這一問題。“現在可以說是我事業的巔峰。”李克海笑著說,下一步他將拓展白蘿卜深加工,并計劃包養網10年包養內在寧夏流轉50萬畝土地種植白蘿卜,通過跨越山海的閩寧協作,讓更多人受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