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諢號即信號奇葩外號“劇透”官員雙面人生
諢號是一種民間文化,包含著豐富信息,有包養網些作用是本名無法替代的。半月談記者最近調查梳理發現,一些因貪腐落馬的官員因行事作風、沉包養迷奢侈愛好難以自拔、利用職權大撈特撈等原因被老百姓“賜名”,其中包含的情感或揶揄,或諷刺,或挖苦,短短兩三個字便活化包養網出腐包養網ppt敗官員的形象。
腐敗官員諢包養網號往往是民意的風向標,諢號背后能釋放出重要信號,反映出群眾對貪腐官員的譏諷和憤怒,應當引起關注和警覺。
雅賄雅腐得“雅號”:官員頻頻倒包養網評價在“雅好”上
近年來,落馬官員中因雅好變雅腐的現象屢見不鮮,而群眾常包養網常為這類腐敗官員送上“雅號”,并在社會上流傳。
江西峽江縣原縣委書記包養網宋銅以支付紫砂壺款等名義收受巨額錢包養站長款,被稱為“壺哥”。宋銅因受賄1600多萬元被判處包養網有期徒刑15年,他包養所收受短期包養的賄賂中,購壺款就達1200余萬元,紀檢部門查獲的紫砂壺有包養網兩三百把。
宋銅最為青睞江包養合約蘇宜興紫砂壺,包養網單次他常常借出差機會光顧宜興,前往大師工作室“淘寶”,商人則成為他的“移動刷卡機”。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在宋銅案的判決書中共112次提到“紫砂壺”,45次提到“購壺款”。作為一名縣委書記,宋銅因好致害,那一把把價值不菲的紫砂壺成為他受賄的一筆筆鐵證。
包養江包養網西省新余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建華因嗜好喝茶,被人稱作“茶主任”。周包養故事建華被組織調查后,辦案人員在他辦公包養app室清點出393塊普洱茶茶餅,這些茶餅中,貴的幾萬元,便宜的甜心花園也價值近千元。
“以茶會友”成為周建華編織關系網乃至權錢交易的重要方式。據了解,周建華家中、辦公室、機關接待室,經常茶客盈門,一些老板更是趨之若鶩,成為他形影不離的“茶友”。
“在品茶包養情婦中,我對他們提出的幫忙事情,會當即打電話、打招呼,對他們有求必應,他們會以各種理由為我送紅包禮金,數額逐年增多,有的達10多萬元。”周建華事后反省,喝茶成為他廣交朋友的一條重要紐帶,也成為套在他脖子上的一根繩索。
對玉的愛好,同樣成為套在安徽省原副省包養管道長倪發科脖子上的致命繩索。倪發科因沉迷收藏玉石而被人稱為“玉王”“玉癡”,玉石、玉器等成包養網單次為行賄人找他辦事的包養情婦敲門磚。安徽包養留言板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先后9次送給倪發科價包養網值129.98萬元的玉石、字畫包養網等物品30件。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癡迷攝影如同“犯毒癮包養”。正是這種正中下懷的“私人定制式”腐包養敗,讓“攝迷”秦玉海越陷越深。十余年間,秦玉海為攝影“燒”的錢高達千萬元,但“自己卻從沒有花過一分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