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陽原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中,緊扣“拓寬排查渠道,優化認定流程,實施精準幫扶,激發內生動力”四個關鍵環節,打造閉環式防返(致)貧鏈條,使一批易返(致)貧人口包養網及時消除了風險,全縣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致)貧的底線。
拓寬排查渠道 實現應納盡納
為深入推包養app進防返(致)貧動態包養監測工作,陽原縣始終把暢通排查渠道作為首要任務,在落實農戶自主申報、干部走訪排查、部門預警三種渠道基礎上,不斷整合資源,創新排查機制臺灣包養網,做到早發現、早納入。
在組織推動上,成立了縣鄉村三級防返(致)貧工作機構,實行縣處級領導包鄉(鎮)指揮、鄉鎮干部包村指導、村干部包片走訪、駐村干部和網格員包戶排查的包聯制度,34名縣處級領導和3737名鄉村干部、駐村干部、網格員參與,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行“兩縱一橫”工作法,“兩縱”,即采取農戶自主申報、干部排查走訪發現的“自下而上”和行業部門深入鄉村開展督導、指導時抽查發現的“自上而下”的做法;“一橫”,即12個縣直行業部門利用系統平臺發現預警信息,加強橫向溝通包養故事,信息及時共享,鄉村振興部門篩查比對后,逐級反饋鄉村核實,構建“包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排查格局。
大田洼鄉油坊村村民卜建龍,上有年邁的母親,下有年幼的一雙兒女。過去他靠開車跑運輸獲得穩定收入,2021年突發重病,醫院建議他做器官移殖手包養術,初步估計需要治療費70多萬元,且手術成功率較低。由于治病全家入不敷出,村網格員走訪排查發現后,第一時間報告村委會,及時將卜建龍家納為邊緣易致貧戶。
全縣堅持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結合,將農村戶籍人口全部納入排查范圍,明確八類重點排查對象,全面排查農戶包養條件實際生活狀況,掌握農戶收支和在就醫、上學、就業、產業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潛在風險,累計納為重點監測對象的有1379戶2935人。
優化認定流程 實現快納早納
陽原縣為提高防返(致)貧認定效率,不斷優化工作程序,縮短認定時間,做到早認定、快納入。在“入戶核查核實、村級評議包養網車馬費公示、鄉鎮核查初審、縣級比對審定”四步認定程序的基礎上,按照“流程疊加”的思路,將入戶核查核實環節改為鄉鎮核查與村級核查同步進行,村級評議公示與鄉鎮審查初審、縣級比對同步展開,公示環節只在村內開展,縣鄉不再重復公示。從農戶申報、干部排查、部門預警發現風險線索之日起,辦理認定時間由過包養甜心網去的30天縮短到現在的1包養管道5天。
今年5月,西城鎮城內村村民沈桂花發現自家房子出現裂長期包養縫,墻體變形。沈桂花通過自主申報,城內村“兩委”干部及時入戶核實,將其納入重點監測對象,并幫助她申請危房改造資金實施房屋新建項目,目前沈桂花已入包養住新房。
同時,陽原全縣建立起重點監測對象、穩定脫貧戶、一般包養管道農戶、低收入群體、預警信息“五本臺賬”,全面摸清人口信息、健康狀況、收支實際等底數,落實包聯人員,定期走訪服包養情婦務。從識別納入到消除風險全流程著眼,實行動態調整,線上比對、線下核實,做到各類臺賬真實準確。
實包養甜心網施精準幫扶 實現應扶盡扶
為用好各級銜接資金和行業部門幫扶政策包養網,陽原縣系統梳理產業、就業、教育、健康幫扶等12包養甜心網類43項幫扶措施,對11種返(致)貧風險,明確必用幫扶、備選幫扶、禁選幫扶“三項清單”。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因人因戶及時確定幫扶措施。對住房、飲水安全等風險單一的采取“點對點”針對性政策幫扶;對風險復雜的采取多元化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落實產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措施;對因短期包養災因意外事故的包養網開通“綠色通道”,先救助再幫扶。包養甜心網
東城鎮東六馬坊村村包養民孫海青一家,兒子正在讀職業中學。2021年,孫海青突發重病,經河北北方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診斷為“直腸惡性腫瘤”。治療期間先后4次手術,使本不包養網dcard富裕的家庭一貧如洗。村干部得知情況后多次上門走訪慰問,并及時將該戶按防返(致)貧監測程序納入重點監測對象。隨后,村干部幫助孫海青申請并辦理了低保、臨時救助和防貧保險救助,又為其兒子申請了雨露計劃補助資金,為其妻子安排了公益崗位。
經統計,全縣1379戶2935人重點監測對象全部落實了針對性幫扶措施,其中913戶1947人穩定達到消除風險的標準,依照程序全部退出,在國家防返貧信息系統內標注“風險消除”。
激發內生動力 實現保障提升
陽原縣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落實政策、典型引領、技能培訓等措施,有效提高農戶特別是脫貧人口抵包養管道御返(致)貧包養妹風險能力。
在政策落實上,加大疫情應對、穩崗就業、小額信貸等政策宣傳和落實力度,2022年累計發放小額信貸800余萬元,安排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補助資金350萬元,鼓勵引導脫貧人口自主創業就業。在典型引領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包養網等形式和發掘當地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等典型人物,激發農戶依包養情婦靠自主發展生產或務工就業,實現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在技能培訓上,針對有勞動能力、有創業熱情、有就業意愿的農戶,采取“政包養府+科研院所”“政府+企業+培訓基地”的模式,通過集中辦班、送技下鄉、線上培訓等方式,廣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包養價格ptt勞動技能培訓,累包養網計受訓人員12320人次包養網站,使有勞動能力農戶特別是脫貧人口掌握一技之長,提升了創業就業能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