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養青年網包養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左橙 楊維瓊 通訊員 孫赟)河子西鄉歷年有大學生村官22名、包養網包養新農村建設工作者3名,其中11名經過“四級聯考”考錄為省委選調生,7名經過考錄為事業干部,2名經過公開選拔提升為科級領導干部。目前4名大學生村官、1名新農村建設工作者,均通過黨支部黨員大會選舉全體黨員公開投票,包養包養被推選為所在村黨支部副書記。河子西鄉黨委當好大學生村官的“娘家人”,積極著力于“三個關鍵點”,搭建他們歷練的平臺。
關鍵在于“學”,落實于積累。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鄉黨委注重細節養成,為他們量身定制“3+1”師徒式傳-幫-帶制度和“培訓+交流+匯報”提升制度。一是為每名大學生村官確定1名鄉班子成員、1名包包養網村干部和1名村干部,結對聯系幫帶,掌握思想動態,指導工作實踐。二是在理論包養學習上,實行“雙重培訓”,把他們納入村干部、鄉機關干部培訓計包養網劃;在工作研討上包養網,實行定期座談,鄉組織委員牽頭每月進行經驗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利于增長才干;在工作成效上,實行年度匯報,由鄉鎮黨委書記牽頭聽取工作匯報,了解工作規劃、心包養得體會、下一步打算等內容。對于工作實績突出的大學生村官,培包養養他們成為鄉鎮黨代表、人大代表,為建設服務農村發展貢獻智慧。
“艱難困包養網苦,玉汝于成。”鄉黨委注重能力培養,為他們提供茁壯成長的平臺。一是讓他們在農村實踐中脫掉書生氣、保留書卷氣、真實接地氣。支包養網持他們獨立承擔工作任務,發揮大學生村官特長,擔任政策宣傳員、技術指導員、矛包養盾調解員、電教播放員,達成工作有位置,夢想有舞臺。二是帶領他們轉變思維觀念,說群眾話、辦群眾事、解群眾包養憂,深入基層了解基層,增強農村實踐的本領。進行多崗位鍛煉和崗位輪訓,親身體驗基包養網層工作,立足實際了解和融入群眾當中,建立與人民群眾的包養深厚感情,將關系到群眾的點滴記在心中、抓在手上包養網、擔在肩上。利用有知識、眼界寬、信息靈的優勢為發展生產、致富農民、建設新農村服務。
關鍵在于“實”,落實于考核。
“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鄉黨委注重工作成效,包養網對他們進行百分制打分,按照履行崗位職責能力和群眾民主測評情況進行綜合打分。一是由鄉黨委考核大學生村官工作實績,包括履行崗位職責、服務意識、作用發揮、處理復雜矛盾等方面情況。包養網將德、能、績、廉等情況作為具體量化指標,逐項量化分值。切實樹立起競爭擇優、注重實績的工作導向包養網包養,使優秀的大學生村官脫穎而出,為基層儲備好人才。二是把群眾認可度、滿意度包養網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吸納村民代表參加,開展20人以上的民主測評會議,進行分類測評、分項打分,評定考核定級。同時,在考核中,注重個人述職、黨員群眾測評、大學生村官互評、組織考核確認等方式的系統運用。
河子西鄉大學生村官積極轉變觀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任,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展現了當代大學生村官的風采。上八里村蘇曉包養網蔚,與村民群眾“打成一片”,還利用自己留學生的優勢義務為村民輔導英語,被張家口市委評為“優秀大學生村官”;舊李宅村郭麗琪,多包養方籌措為村里的黃瓜“找出路”,得到了干部和包養群眾的肯定,被宣化區委評為“優秀團干部”;宋家莊村王云翔,發揮自身優勢,在本職工作、黨建工作、志愿服務等工包養網作中表現突出,被宣化區委評為“新長征突擊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