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崗埠農場:小康路上花正艷S包養網心得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江蘇崗埠農場:小康路上花正艷

包養網花產業帶動了崗埠農場鄉村旅游業發展。圖為游客在鮮花種包養網植基地采摘鮮花。

走進江蘇崗埠農場鮮花種植基地,大棚內百合花、非洲包養菊等各色花卉爭奇斗艷、花香四溢,讓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職工種植的溫室大棚里不僅種鮮花,還有各種瓜果蔬菜。“我們不僅生活在花園里,這些鮮包養花還給我們帶來了小康生活。”鮮花種植戶方各霞高興地說。

在崗埠,從種植鮮花到以鮮花為品牌進行營銷,前后經歷了20年的時間,如今美麗鮮花正拉長崗埠的富民產業鏈。富民科技園主任包明建一句話道出了這條產業鏈的意義:“鄉村振興關鍵要發展產業,產業振興職工才能有就業機會,農場才能集聚人氣和活力。”

包養崗埠的鮮花產業并非傳統產業。1997年,包養網崗埠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時,開始試種鮮花,但是因為沒有技術支撐,鮮切花種植不被職工看好,真是種也愁銷也愁。種植初期,花農邊種邊學,摸著石頭過河。沒有銷路,只能把鮮切花一扎一扎地包好,一次又一次乘坐大巴車到周邊城市跟花店老板談合作。

2005年,為了讓更多的職工走上種植鮮花的道路,農場對包養網新建1棟溫室大棚獎勵5000元。當時農場黨委還規定機關工作人員帶頭建包養網設溫室大棚,種給包養網職工看,帶著職工賺,使越來越多的職工看到了商機,也有了信心。兩年時間,整個農場就增加了1000多個鮮花種植大棚。

依托境內有利的氣候、土壤條件,崗包養網埠通過“黨委推動、個人投資、政策扶持”的思路,引導農戶發展以百合花為代表的鮮切花種植產業。農場對鮮切花產業基地包養內的包養水、電、路、溝渠等進行配套建設,駐場金融機構每年發放300多萬元貸款,幫助花農破解發展鮮切花種植的資金“瓶頸”。

設施鮮切花生產是一項科技含量包養較高的產業,花農又都是從傳統種糧轉變而來,對專業種植知識知之甚少。農場成立了高效農業服務中心,專門負責設施鮮切花包養網的生產包養技術指導服務,先后引包養進百合、非洲菊、郁金香、彩色馬蹄蓮、切花菊等鮮切花新品種100多個,在推廣應用百合種球催芽生包養根、非洲菊病蟲害綜合防治、郁金香種球消毒等新包養網技術的同時,推廣“百包養合—絲瓜”“百合—洋香瓜”等花菜、花瓜輪作模式。

“鮮切花種植已經成為當地職工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職工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得到鍛煉,積聚了創新的眼光、能力和財力,開始從花卉種植向旅游、盆景等相關產業延伸。”高效農業中心主任徐傳勇介紹道。

包養大家好,這里是江蘇農墾鮮切花農場——崗埠農場公司……”大學生張竇雙正在與客戶在網上進行直播互動,推銷鮮切花產品。今包養年6月,崗埠農場富民科技園的網上指尖商城開通了,利用網絡直播間進行銷售包養網。崗埠近年來不斷尋找網絡銷售的最佳途徑,引導廣大花農向互聯網要效益。組織專業技能培訓,培訓電子商務人才2包養網0余人。鮮花種植戶包明來介紹說,他包養2008年開始和父母一起種植鮮切花,十多年來,從原來的1棟大棚發展為5棟。他還包養網當起了經紀人,年收入20多萬元,包養帶動周邊20余戶農戶通過種植鮮切花增收致富。

為切實做好農場公司轉型升級和鄉村產業振興這篇大文章,2019年以來,江蘇農墾崗埠農場有限公司立足“產業興場”,堅持產業化、特色化、高效化發展思路,以調整產業結構包養為重點,先后投資2300萬元建設崗埠富民科技園,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32棟、冷藏車間等相關設施,2020年在建一棟超大單體溫室和兩棟聯棟溫室。

農場公司計劃以富民科技園為依包養網托,種出花樣、管出質量、打出品牌、做出市場,使富民科技園成為管理創新的示范區、技術創新的試驗地、機制創新的新平臺,以引領帶動崗埠近1000個日光溫室大棚的花卉種植,形成品牌集聚效應和產品冷藏暫存市場錯峰銷售的服務流程。另外,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服務公司等機構,做好花卉產業的產前種包養網苗供應、產中技術服務、產后產品銷售全產業鏈,樹包養網立品牌意識,融入地方發展,開展休閑觀光、采摘旅游,推動一產、三產深度融合,探索高效設施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路徑與運行機制,實現企業、職工雙增收。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