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命運的邂逅,一場歷時11年的苦苦追尋,感動中國,走向世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發4條推文,向海外受眾介紹新華社記者從自己拍下的一張照片為起點,歷時11年尋找一位彝族母親的故事。
這個故事,正是新華每日電訊2月2日的融媒體報道《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
立春時節,“春運母親”的故事,如一縷暖陽,擊中人心。有網友說,“也許是包養一個月價錢年紀大了吧,這報道看哭了三次包養網。”
這故事,讓人們看到了“愛與溫暖”,看到了“生活哪怕辛酸,我們也要努力向前”,更看到了“真實的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僅在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后臺,留言就達11000多條;新華每日電訊微博話題“11年前感包養網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瀏覽量突破2包養女人億;各大央媒等300多家主流媒體轉發。一個普通人的故事“破圈”刷屏。
“春運母親”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強烈的共鳴?因為——
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肩背比人還高的超大行囊,左手拎著破舊雙肩包,右手攬抱著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包養女人剛毅堅定地望著前方……11年前,“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為了包養網ppt更好的生活,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矮小的身軀、柔弱的雙肩扛起母親的重任。一圖勝千言,震撼之下,很多人因此走進公益、慈善、扶貧的行列。
這是一個關于奮斗的故事。“不管我們生活多難,我們都要往前走。”外出打拼、試種煙葉……巴木玉布木不斷地與貧窮較勁。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勤勞奮斗的生動寫照。
這是一個關于巨變的故事。11年前的那趟歸程,巴木玉布木坐包養條件了兩趟火車,用了三天兩夜,如今只需包養網評價十多個小時;那一年,中國高鐵還不足1萬公里,如今已達3.79萬短期包養公里。而春運,基本已“無新聞”,“買票人擠人,坐車人疊人”的窘境早就進入了歷史。像高鐵和春運一樣,祖國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包養感情央。
2月4日在漁排上拍攝的巴木玉布木(右)與丈夫巫其石且。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更重要的是,這是包養一個關于精準扶貧為貧困地區群眾圓美好生活夢想的故事。是脫貧攻堅,給巴木玉布木的家鄉——令人牽掛的深貧地區大涼山帶來巨變,她和鄉親們,住上了大雨漏不進、寒風吹不進的房子,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她家,包養故事三室一包養感情廳的鋼筋水泥房里家電齊全;“頓頓都有大米飯,有蔬菜也有肉吃”;孩子們健康陽光,都有學上……這些,她“小時候做夢都想”。
巴木玉布木的夢,是大涼山貧困群眾的夢。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精準扶貧號令時,巴木玉布木的家鄉涼山州還有51萬貧困人口,山高坡陡的越西縣更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經過8年精準扶貧,越西縣8.2萬個貧困家庭,都像巴木玉布木家一樣從土坯屋、茅包養價格草房搬進了通電、通水、通路、家電齊備的安居房。包養網
巴木玉布木的夢,更是中國夢。2020年11月2包養一個月價錢3日,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像巴木玉布木一樣短期包養,過去8年,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創造了人類反貧史上最偉大的奇跡。包養金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渴望卻難以企及的小康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在夢圓。
巴木玉布木的命運之變擊中人心,其實是偉大的脫貧攻堅溫暖了人心,是脫貧攻包養網堅最有力的例證、最生動的故事。
成功脫貧的“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又有了新的夢想。過完彝族新年,她與丈夫到福建養海參,開始了新的奔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億萬中國人民,正像巴木玉布木一樣敢于追夢,只爭朝夕。在黨的領導下,匯聚“九牛爬坡,個個出力包養網站”的奮斗合力,新時代包養網推薦的中國,一定能夠寫下更多“春天的故事”。(記者 李洪磊)
讀者之聲
@鵬娃:扶貧真是我國最偉大事業之一。
@李包養軟體充:精準扶貧最生動、最獨特的例子!
@藍調江南:很欣慰,看到了他們艱苦奮斗的身影,看到了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新面貌,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魯濱:如同初次看到照片一樣,再次看到仍然感到震撼,不同的是實現了脫貧既讓人感到欣慰,又讓人回想起脫貧扶貧的艱難歷程。祝愿祖國未來更加欣欣向榮,人民更加幸包養網福安康!
@龐龐:小家的變化都反包養一個月價錢映著國家的變化。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包養網安康!
@小蓬頭包養故事:這位母親的笑容讓我聯想包養合約到《山海情》中的水花,面對苦難又堅毅又充滿力量!
@清風短期包養徐來:牽掛了11年的照片有了答案,滿意的答案。有黨和政府的關心,這位母親和孩子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江律包養網師:我們不單單要歌頌母愛的偉大!我們還應該歌頌這包養網比較些年來各行各業建設者們的不懈努力,使得國包養人原先的出行困境以及很多其他困境有了普遍改觀!希望越來越好!
@康師傅:有溫度的新聞,看到的是一個個親切可愛的人和我們共同經歷的時代。
@如月:有視頻,有圖片,文字細膩,情感細膩,時間跨度大。新華出品,真的是精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