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從“土特產”到“黑科技”——在農臺包養app交會感受現代農業新氣象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包養 新華社廣州11月30日電 題:從“土特產”到“黑科技”——在農交會感受現代農業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熊嘉藝、張程喆

超3000家企業參展、2萬多種展品集中展示、超5萬名專業采購商到會……作為農業農村領域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展會,正在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包養網 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人潮涌動。展會上各地“土特產”物美質優,農業“黑科技”層出不窮,折射出現代農業萬千新氣象。

  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人潮涌動。(農業農村部供圖)

江門新會的展臺前,一大缸滿滿的陳皮惹人注目,采購商和參展商圍坐桌旁,一邊沏茶,一邊對接。“我們的陳皮主要來自梅江、東甲、天馬和茶坑這四個產區。”新會好物銷售代表諸翠花介紹,這些產區的地理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產出的陳皮具有特殊香氣,品質優良、穩定。

廣東的荔枝蜜、廣西的螺螄粉、新疆的奶皮子、重慶的火鍋底料……記者現場感包養網 受到,各地通過不斷挖掘“土特產”的多元價值,依包養 托特色農包養 產品,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出食品加工、農文旅等新業態,讓過去沿街叫賣的“土特產”也具有了“現代感”。

“我們把刺梨加工成刺梨汁,相較鮮果更便于運輸,附加值也更高。”貴州農業品牌展團執行負責人忙得不可開交,接待了一批批有采購意向的商超。他介紹,這次展會,貴州農業品牌展團帶來41家企業、超300種展品,其中不少來自脫貧地包養網包養 ,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包養網

本屆農交會上貴州展臺展出的多種產品,吸引了不少采購商駐足。新華社記者 熊嘉藝 攝

提到品牌,參加了多屆農交會的展商包養網 李先生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以包養網包養 農產品以“白牌”為主,各家各戶零售,難以打開市場;現在“土特產”加工成零食、飲料、調味品,打出品牌,拓寬銷售渠道,讓采購商和消費者叫得出名字、留得包養下印象,增加了復購率,還賣上好價錢。

農業農村部的包養網 數據顯包養網 示,目前30個省(自治區、直包養 轄市)已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涵蓋1186個區域公用品牌、2092個企業品牌、2233個產品品牌。納入省級以上農業包養 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中,擁有注冊商標比例為72.2%,品牌平均溢價率超過17%,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明顯。包養網

現代農業少不了科技支撐。農交會上,各類具有科包養網 技感的農業裝備成為一大亮點。農業無人飛機、“蟲臉包養 識別”智能傳感器、荔枝采摘機器人……一項項農業“黑科技”彰顯農業科包養 技創新的蓬勃生命力。

中國科學院展位上,一款銀包養 灰色的拖拉機引得觀眾頻頻包養 駐足。這款拖拉機不僅看起來頗具科幻感,還沒有駕駛艙,外形似一輛“巨無霸遙控車”。

“這是一款純電動的拖拉機,配備智能系統,無需包養 駕駛員。實際作業中,拖拉機通過田間作業智能控制系統操作,搭配適當農具,可進行無人駕駛的耕、耙、種、收等工作。”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程師畢志強說。

  圖為本屆農交會上展出的鴻鵠系列電動智能拖拉機。新華社記者 熊嘉藝 攝

“產得更高效、管得更精準、吃得更放心。”漫步智慧農業包養網 展區,記者感受到,大數據正成為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的驅動力,助力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屏幕上魚群密度、健康狀況、水溫、pH值等清晰羅列,“智慧大腦”根據數據給出投料方案,只需輕輕一點,即可完包養包養網 百畝魚塘的投喂。廣東聯通智包養網 慧海洋中心方案經理廖良松說,本次展示的“元景范蠡漁業大模型”專門面向水產養殖需求研發,可隨時為養殖者提供專業、貼合需求的養殖策略,包養網“一鍵智能控制”等功能可極大減少養殖人員巡塘、設備操作的工作量,提升漁業養殖生產效率。

  本屆農交會智慧農業展區展示了多項大數據應用成果。新華社記者 熊嘉藝 攝

據了解,本屆農包養 交會期間,農業農村部展示發布了64個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軟件系統,包括精準種植、智慧養殖、數智全產業、智能管理服務等4大類,代表近年來智慧農業和數字鄉包養網 村領域應用軟件系統的部分創新成果。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介紹,下一步將提升智慧農業公共服務能力,拓展重點領域應用,加快推進包養 技術研發推廣,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持續提升我國智慧農業應用水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