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是第二十七次包養app全國助殘日,主題為“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據了解,我國每包養價格ptt年新增殘疾人近200萬,有46%的殘疾人有康復需求。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有0歲至6歲殘包養疾兒童約167.8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2.02%,每年新包養網推薦增0歲至6歲殘疾兒童約19.9萬人,康復是殘疾人的急迫需求。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健包養價格康中國建設,對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同時,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國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正扎實、全面地向前推進。
政策——
加強頂層設計,提供服務保障
黨和政府始終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包養
30年前,我國創建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了白內障復明、小兒麻痹癥矯治和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三項重點康復工程”,揭開了中國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的序幕。
國家先后制定、實施了7個殘疾人事業發展五年規劃,殘疾人康復工作全面推進。“十二五”期間,40多萬殘疾兒童得到免費康復救助。
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殘疾包養網車馬費人醫包養管道療包養情婦康復保障政策陸續出臺。運動療法、康復綜合評包養定等29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障范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日常服藥費用納入城鎮基本醫療門診統籌或門診特殊病種費用支付范圍,貧困和重包養網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得到資助;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進一步完善。
2016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這是我國首個在殘疾預防領域包養網的國家級政策文件。《行動計劃》要求,孕前健康檢查率80%以上,產前篩查率60%以上,已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規范管理率60%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起數、傷亡人數均下降10%以上,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80%以上……這些指標性規定,就是要從出生缺陷、發包養網育障礙、慢性病、生產事故、精神疾病管理等方面控制致殘風險。
2017年1月11日,《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獲得通過,進包養價格ptt一步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包養網。《條例》強調加大對殘疾人康復服務的保障和對相關事業的扶持力度。
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初步建立了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干、殘疾人家庭為依托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省、市、縣三級殘疾人專業康復服務機構達到7000多個,2000多個縣(市、區)普遍開展社區康復服務。最近4年來,累計1300多萬人次殘疾人獲得康復服務。
預防——
降低致殘風險,著力強基固本
對殘疾人的關愛,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這種關愛,不僅體現在救助上,同時也體現在預防上。
“如果沒有新生甜心寶貝包養網兒耳聾基因篩查,后果不敢想象。”剛剛喜得千金的甜心寶貝包養網山東青島市曉梅夫婦說。經過篩查得知,他們的女兒攜帶致聾基因,如果不注意,造成聽力語言殘疾的可能性非常大。現在經過篩查,有了醫生的專業指導,可以有效避免致聾因素,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夫妻倆別提多高興了。
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特定階段都有可能包養站長面臨殘疾風險。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鄭曉瑛教授說,調查顯示,后天性因素是目前中國人的主要致殘因素,采取適當預防措包養網比較施,可以有效減少和控制多數殘疾的發包養網VIP生發展。
肢殘一級的胡雄華,今年61包養女人歲,32歲時因病高位截癱,是杭州市首批責任醫生簽約服務對象。社區醫生將為其提供上門診療服務,針對病情設定康復方案,兩年一次的免費體檢,還實施健康管包養網理、社包養站長區醫療和雙向包養網轉診、家庭病床、健康評估等個包養性化、多層次的醫養護一體化服務。經過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胡雄華現在已經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當地殘聯還為其進行了兩次家庭無障礙改造,方便其生活和出行。
大部分殘疾是可防可控的,現代醫學科技也為預防殘疾提供了技術支持。一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殘疾預防與康復專家委員會的報告認為,利用現有技術可以使至少50%的殘疾得以控制或者延遲發生。
“對于殘疾人來說,康復是生命的重建,早一天得到有效康復,生命就會多一分希望。殘疾人要實現小康,康復是非常迫切的需求,是所有殘疾人和他們家庭的夢想,是他們接受教育、實現就業和充分融入社會的前提。”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說。
關愛——
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助殘氛圍
關心包養網比較殘疾人、尊重殘疾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包養網待殘疾人的觀念愈加深入人心。
今包養網年全國助殘日期間,全國各地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活動——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于助殘日當天舉辦“愛心隨行一路相伴”——2017年全國助殘日公益徒步活動,通過徒步健走的方式向社會宣傳殘疾預防相關知識,倡導全社會了解、關注殘疾人群,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
北京市發布《北京市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加強殘疾預防工作,有效減少、控制殘疾的發生、發展。
河北通過圖片展覽、發放知識冊、傳單等方式,向孕婦和新生兒家長普及殘疾預防和康復知識。通過媒體和組織醫學院大學生上街宣傳等方式,普及殘疾預防和殘疾康復知識。
遼寧省開展輔助器具推廣服務月活動,推廣輔具科普知識,現場指導輔具驗配、使用及維修;并在當天開通了《共包養享陽光》殘疾人電包養網視專題節目。
上海市在助殘日當天舉行上海市第九屆殘包養甜心網疾人運動會,展示廣大殘疾人通過參加體育健身活動,走出家庭、走進社區、融入社會,實現平等、參與、共享。
湖北省開展志愿助殘殘疾預防“陽光行動”,廣泛發揮科教助殘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作用,于助殘日期間走進校園,宣傳殘疾預防知識。
甘肅省將貧困殘疾人精準脫貧“百千萬”行動列入2017年為民辦實事計劃,在全省扶持100個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100個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100個盲人按摩示范機構,培訓1000名殘疾人服務機構專業人才,組織1000名聽障兒童人工耳蝸術后康復強化訓練,開展萬人精準助聽康復扶貧項目聽力篩查,為1.3萬名智力精神殘疾人發放愛心定位卡。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讓殘疾人掉隊。殘疾人事業如同包養網肩負重任的大船,滿載著廣大殘疾人的熾熱夢想,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