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竟與兒子同歲”、“父子只差12歲”、“家里憑空多出一個女兒”……近幾年,類似怪事在全國各地時常上演。這些荒謬的故事,多源于登記戶籍信息時的失誤。
錯誤的戶籍信息,損害了當事群眾的切身利益。更為嚴重的是,錯誤信息的更改往往還困難重重。
小錯誤大麻煩
“弟弟比哥哥還大3歲多,這不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嗎?”家住廣東省廉江市車板鎮舊埠村委垌尾村的陳國文,原本是一名“90后”。然而,1993年出生的他,戶籍登記的信息卻顯示為1983年,比自己1987年出生的哥哥還大上3歲多。
為了糾正這個錯誤,從2006年起,陳國文的父母不停奔波,成了村委會、派出所、民政局的常客。據《南方日報》2013年3月12日的報道,在提供了10余份各類證明和文件后,陳國文錯誤的年齡仍然沒能短期包養更正。錯誤的年齡讓陳國文連身份證都不敢領。
陳國文的高考,也因為“提前出生”10年,成了陳家人最擔憂的問題。錯誤的年齡如何包養網推薦報名?對大學的錄取有沒有影響?如果戶包養網籍登記的錯誤始終得不到更正,陳國文的未來又會遭受怎樣的不利影響?以包養網后找工作,會不會因為“年齡過大”而被單位拒之門外?陳家人擔心,因為年齡錯誤,陳國文的個人生活,還可能遭遇更多障礙。
廣西南寧一位男青年甚至遭遇了“變性”的尷尬。媒體報道,南寧市壇洛鎮武康村的黃女士發現,由于戶口信息登記錯誤,兒子的性別竟然變成了“女”,母子的關系也變成了母女。與陳國文一樣,因為錯誤的戶籍信息遲遲得不到更正,黃女士的兒子也無法領取身份證。
因為沒有身份證,在職業高中讀二年級的兒子,一直無法領取每年1000元的學生補貼。黃女士擔心,為了領取補貼而去辦理印有錯誤戶籍信息的身份證,會給孩子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補貼是可以領了,但拿著一張包養站長出了錯的身份證,兒子以后工作、結婚怎么辦呢?”
戶籍信息錯誤導致百姓利益受損的類似事件并不鮮見。中國青年報記者以“戶口本出錯”、“戶籍信息錯誤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等關鍵詞在網絡上檢索,相關新聞就有近千條。此外包養一個月價錢,除去公開報道的事件,咨詢如何修改錯誤戶籍信息的留言也遍布于包養網網絡各大論壇、貼吧以及各地民政部門和公安部門網站。
想糾正還很難
戶籍信息為何頻頻出錯?
各地頻發的戶籍信息錯誤,存在著一定的時代背景。
自2000年開始,戶籍登記制度逐步由人工錄入轉為電腦錄入。當時,所有的戶口信息需要全部錄入電腦中,并更換新的戶口簿。根據騰訊新聞的相關評包養app論,由于錄入的信息量極為巨大,基層警力嚴重不足,各地派出所臨時雇傭大量協管員從事錄入工作。管理上的疏忽和大量基層戶籍檔案字跡的潦草,導致戶籍登記的失誤大大增加。
包養那么,如果發現戶籍信息有錯,該如何更正?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公安局官網關于“公民姓名的變更更正”的規定顯示,由于派出所登記錯誤產生的公民姓名更正問題,公民需要提供出現差錯的派出所證明,對提供材料齊全、真實的情況則采取立即辦理。
出包養留言板生日期的修改,情況則略為復雜。北京市公安局官網顯示,公民出生日期的變更更正分為本市和外省市兩種情況。包養網由本市派出所造成的登記錯誤,公民只需提供造成差錯的派出所證明即可;如果是外省市戶口登記機關造成差錯的,居民則需要提供一系列證明材料,包括:造成差錯派出所的原始底票復印件、人事檔案管理部門證明,以及不同時期個人履歷表復印件及分縣局人口處(科)的審批單。
中國青年報記者先后致電北京市崇文門派出所和花園路派出所的戶籍管理熱線,就出生年月登記錯誤這一問題進行了咨詢。崇文門派出臺灣包養網所的工作人員表示,首先要到出生時登記戶口的派出所去查詢底檔,開具能夠證明正確出生日期的證明,再到當前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進行辦理。花園路派出所的工作人員也給出了類似的包養留言板答復,要求回到出生時申報戶口的派出所進行核查。
錯誤信息的修改并不容易。
《華西都市報》2014年2月17日曾報道,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復興村的楊開富,在2008年時發現母親被“年輕”了22歲,戶口本上母親的出生年月竟和自己一模一樣。
這個錯誤是由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錄入錯誤形成的。盡管派出所工作人員認為“變更戶籍登記程序并不復雜”,但是糾正花了楊開富6年多的時間,而變更仍在辦理當包養網中。
快速糾錯機制亟待建立
“從追責的角度看,行政機關出現戶籍登記錯誤,一般情況下屬于公務員失職或瀆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東表示,行政機關的這類問題,可以按照《公務員法》和國務院頒布的包養女人《行包養價格ptt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包養網車馬費予處分。
“對于包養價格社會大眾來說,錯誤或者違法的行政行為是有害的,會造成一系列法律后果,影響公民的法定權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成棟表示,行政機關代表的是國家行為,有責任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完整全面的服務,其中即包括準確的信息。如果行政機關不負責任出現錯誤,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比如婚姻登記,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行政機包養網評價關必須進行實質性的審查,對登記事項要做全面的、客觀的認定,然后再進行登記。”王成棟說,這種情況中,法律賦予了行包養一個月價錢政機關對登記事項的完全的認定權,因此,如果出現紕漏,行政機關就要承擔違法行為的責任。
不過,王成棟強調,防止戶籍信息錯誤,一方面要求行包養網心得政機關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和程序,另一方面,公民也要履行自己的責任,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如果是公民自己提供了不完全或虛假的資料或陳述,造包養感情成損失的,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他要自己承擔相應的后果和責任。”
我國的戶籍信息牽扯到居民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戶籍信息的登記錯誤,往往不僅造成物質上的損失,更有可能對當事人產生精神和生活上的損害。那么,這種損失又該如何彌補?四川泰和包養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平包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是派出所的具體行政行為損害了居民的期待利益,具有可訴性。可向包養甜心網行政賠償義務人的相關公安局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尋求國家賠償。”
但楊偉東認為:“我國的國包養價格ptt家賠償法規定,一般只對行政機關出錯產生的直接物質損失進行賠償,而對當事人有可能造成的個人生活、職業發展方面等無法量化的損失,則不予賠償。”他表示,因年齡登記錯誤導致不能領取的養老金、助學金等,或者為包養合約修改信息奔波產生的費用,或許還能夠納入賠償范圍。但因戶籍信包養網息登記錯誤導致找工作難、居無定所,從而帶來的精神損失和壓力等,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
“因此,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快速有效的糾錯機制。比如,盡快將戶籍信息全包養網單次國聯網,使當事人不必往返奔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楊偉東認為,建立快速有效的糾錯機制比問責更為必要。實習生陳驍 本報記者 李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