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泉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歐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包養網,中歐關系對維護和推動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貢獻。5月6日是中國和歐盟正式建交45周年。這45年見證包養感情了中歐友好合作關系的不斷鞏固和加強。當前全球遭遇新冠病包養毒的襲擊,中歐關系面臨前所有未有的考驗,雙方應排除干擾,在共同抗擊疫情中前行。
1975年中國正式和歐盟(歐洲共同體)建立外交關系,1978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有力推動了中歐關系的發展。此后中歐關系先后經歷了“包養網單次建設性伙伴關系”、“全面伙伴關系”以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三個階段。
進入新時期,中歐關系再次提升。2014年習近平主席首訪歐盟,提出“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為包養新形勢下中歐關系賦予新的戰略內涵。如今,中歐關系進入穩步發展的時期,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最重要的兩大市場,合作潛力巨大,合作前景廣闊。作為最大包養網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合作遠遠超出雙邊范疇,具有全球性意義。
中歐合作抗擊疫情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3月,包養網推薦世衛組織宣布歐洲成為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重災區,歐盟27個成員國無一幸免。
患難見真情,中歐雙方面對這個人類共同的災難展現了前所未有的互助精神,展開了包養富有成果的合作。這包養包養網首包養網評價先表現在共同面對疫情的相互聲甜心寶貝包養網援和包養網dcard支持上。習近平主席先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等眾多歐洲國家領導人電話溝通。
習近平和馬克龍連續三次通電話。他指出,兩國發揚彼此同情支持的友好傳統,相互援助醫療防疫物資,為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樹立了榜樣。習近平說“我密切關注當前歐洲和法國疫情發展,我向法國政府和人民致以誠摯慰問并表示堅定支持。”
習近平在與默克爾通電話時指包養app出,病毒不分國界,是全人類面臨的包養網心得共同挑戰。任何國家都不能包養意思置身其外,獨善其身。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德、中歐展現出團結合作的力量,發揮了正能量。中方愿同包括德國包養網dcard在內的各方加強協調合作,發出同舟共濟、團結抗疫的聲音,提振國際社會信心。
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法國通過接僑的民航客機三次向武漢運送了防護救助物資。歐洲暴發大面積包養網疫情后,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國的醫療防護物資嚴重短缺,中國向歐洲多個國家提供了緊急援助。目前歐洲向中國長期訂購的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正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各國。據統計,歐洲國家累計已經從中國采購了不低于30億歐元的防疫、抗疫物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在共同包養甜心網體抗疫中大顯身手。有專家指出,中歐班列實行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具有獨特優勢,成為保障中歐貿易往來、暢通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的重要物流通道。
連接重慶和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2011年3月開通,成為中國和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重要物流通道。4月14日從武漢包養甜心網發出的中歐班列順利抵達目的地杜伊斯堡,向世界釋放出“武漢重啟”的信號,彰顯了中國有序復工復產的積極成效。此次中歐班列上搭載的防疫物資被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緩解歐洲多國的燃眉之急。德國北威州交通部長于斯特表示:“我們的民眾正面臨疫情帶來的困難,也需要積極穩妥地恢復常態,因此通過鐵路從中國運來的物資,特別是醫療物包養網VIP資,格外具有重要意義。”
中歐班列不僅直接參與了中歐抗疫的共同行動,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態勢下,發揮了鐵路物流運輸通道的特殊優勢。由于各國管控措施升級,國際航空、公路、港口等物流通道受阻,中歐班列對穩定全球供應包養一個月價錢鏈的價值更加凸顯。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歐班列共開行809列、發送7.3萬標箱,創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箱歷史紀錄,同比分別增長30%、36%。包養價格專家認為,通過中歐班列運輸產品,既可以保證時效,還可以遠低于空運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終端消費者和中東歐國家的貿易體系被緊密聯系起來,釋放了中東歐的增長潛力,同時也提高了其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創造中歐合作的良好輿論氛圍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歐合作共同抗疫中,一股不合時宜的輿論逆流卻在西方媒體中發酵傳播。中國陷入疫情危機的初期,西方媒體以意識形態的“政治正確”為由妄稱中國的政治制度不能很好地應對疫情,疫情可能會成為中國的“切爾諾包養留言板貝利”事件。到了3月中旬包養意思,西方媒體各種針對中國的指責再次鋪天蓋地而來,如延誤論、欺騙論、隱瞞論、不透明論等不一而足。
歐洲當地媒體往往跟風美國媒體,其包養中以法國媒體尤為突出。每當美國拋出一個針對中國的指責后,法媒肯定跟著起哄,大肆炒作有關中國的謊言和謠言。
一旦中國方面包養網就這些謊言和謠言進行批駁,以澄清事實真相,西方媒體又反過來指責中國外交富有“攻擊性”和“侵略性”。某些法國媒體還別有用心地炒作馬克龍總統對《金融時報》談話時的只言片語,以挑撥中法關系。
西包養網方媒體越來越密集地對中國肆意進行毫無根據的攻擊包養行情,如果任由這些抹黑和攻擊在西方輿論界擴散,顯然非常不利于西方包養網民眾理解和了解中國,這對中歐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也會包養網造成極大的障礙。(責任編輯:郭素萍)(觀點中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