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包養心得東莞市對口幫扶西藏林芝市巴宜區10年—— 跨越4000公里的接力幫扶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a href="https://blog-tw.net/Sugar/">包養網ppt</a>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團結小學操場上,來自廣東的援藏教師正在向學生教授跆拳道。 本報記者 包養網龐彩霞攝

廣東東莞市與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相隔近4000公里。一個是珠三角區域的制造業大市,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農牧名區,自2010年起,他們因為對口幫扶、區域協作而交往、交流、交融。

10年來,一批批東莞援藏人按照“巴宜所需,東莞所能”的原則,用心、用情做好脫貧攻堅這篇大文章。

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東莞市財政投入計劃內援藏包養網資金達5.49億元,援藏項目15包養行情包養4個。2013年7月至今,東莞市包養妹政府、市直各部門、各鎮街、相關企業支援的計劃外援建項目資金共6212萬元。

“結親”幫扶暖人心

10月29日上午,在巴宜區百巴鎮拉格村的小廣場上,東莞援藏工作組正在舉行御寒物資捐贈儀式。“所朗家、羅布家、普巴家……”東莞援藏干部、林芝市巴宜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望生在村干部的協助下,將羽絨服包養價格ptt一一遞到拉格村各戶代表手中。“這羽絨服真是包養網厚實呀,真心感謝楊主任和東莞援藏工作組給我們送來御寒衣物!”拉格村村主任所朗興奮地說。拉格村全村共有133戶591人,是巴宜區人口最多、貧困戶最多、位置最偏遠的行政村。按照上級要求,村“兩委”日常都要組織村民在村口、村道上義務值班。但是眼看寒冬將至,可村民們的御寒衣物卻嚴重不足。怎么辦?

“按照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要求,我們東莞援藏工作組實行‘一對一’‘結親’式幫扶。我負責對口幫扶拉格村及貧困戶普巴一家。”楊望生告訴記者,最近一次走訪中,他了解到村民缺御寒衣物,就立即協調東莞市市場監管局幫忙聯系以純集團,企業免費送來了300件羽絨服。

“援藏干部不僅關心我們的生活所需,而且積極幫助我們銷售松茸。”所朗說,松茸是拉格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鮮松茸售價一般為每斤80元至90元,援包養網藏工作組與巴宜區發包養軟體展改革委駐包養網村工作隊一起幫村民“帶貨”,使銷售價格達到每斤120元,最高能賣到每斤200元。據了解,拉格村今年松茸收入可達230余萬元。

“結對幫扶,加強交往、交流、交融,廣東援藏成效顯著。”包養app廣東省第九批援包養俱樂部藏工作包養隊東莞援藏工作組組長、巴宜區常務副書記盧達明告訴記者,在東莞援藏工作組的積極推動下,東莞市已有9個鎮街與巴宜區9個鄉鎮(街道)“包養結親”。

據了解,東莞橋頭鎮向巴宜區百巴鎮捐贈52萬元項目發展資金,東莞援藏工作組從東莞市民政局、市殘疾人聯合會等單位爭取到183萬元幫扶資金,幫助完善巴宜區基礎設施建設。

頑疾醫治不再難

在雪域高原,東莞援藏干部用心、用情對口幫扶的溫暖故事數不勝數。

走進巴宜區八一鎮玉麥村益西頓珠的家,他告訴記者,大兒子朗加9歲起就得了I型糖尿病,至今已經7年。為了治包養病,益西頓珠家每年都要花費6萬多元,但更糟的是,由于病情加重,朗加的雙眼有可能失明。益西頓珠家的“一對一”幫扶者盧達明了解情況后,多方聯系廣東相關醫院與專家。“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幫助下,朗加可以到廣州治療雙眼。”盧達明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朗加的病情有了好轉。“現在我的眼睛好多了,真得好好感謝盧叔叔和大家!盧叔叔還為我解決了5萬多元的包養醫藥費用。”朗加說。

17歲包養條件的格桑7年多來備受皮疹、關節痛、頭痛等病癥折磨,多方尋醫,病因未明,病情反復。她被巴宜區人民醫院收治入包養院后,包養網評價東莞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生、巴宜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何廣寧便積極與東莞市人民醫院風濕科、呼吸科、腎內科、皮膚科等學科聯系,進行聯合遠程會診,診斷出她患有風濕結締組織病,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格桑的病情有了好轉。10月28日,記者在巴宜區人民醫院住院部見到她時,她包養感情難得露出了笑意:“我被這個病反復折磨了這么多年,現在終于看到了痊愈的希望。東莞來的醫甜心寶貝包養網生都很負責任,真的很感謝他們。”

“醫療援助和健康扶貧就是助力民生改善。”巴宜區委書記米次說。東莞援藏干部、巴宜區衛健委副主任李衛星介紹,東莞對巴宜區的健康援助做了許多實事:多方籌措5000萬元援建巴宜區人民醫院新院區;摸清全區的健康扶貧“家底”,為貧困戶“量身打造”診治方案;幫助巴宜區人民醫院完善醫院硬件建設,建立了多個專業科室;開展基層行活動,提升基層衛生所業務能力。

村里有了田園綜合體

寬敞的水泥村道和高高的路燈延伸到每家每戶;藏式小院收拾得干干凈包養網單次凈,還種滿了各種花草果樹包養網;家家戶戶集體排污并有生態化處理……這就是如今的玉麥村,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在巴宜區規劃建設的8個小康示范村之一包養網車馬費

“如果沒有東莞援藏包養網VIP工作組的幫助,村容村貌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巴宜區八一鎮玉麥村村主任才旦告訴包養女人記者,玉麥村地處尼洋河北岸,距離市區僅5公里,緊鄰著名的大柏樹景區和比日神山。以前,村里基礎設施和環境很差,旅游資源沒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2019年,東莞援藏工作組投入628.62萬元,為玉麥村新建公廁、硬化道路,實施路燈工程、排污包養網車馬費工程、網圍欄工程。“接下來,東莞援藏工作組還為大柏樹景區進行提升擴容,我們也要積極參與進來,爭取發展鄉村旅游。”八一鎮鎮長丁增次巴充滿信心地說。

玉麥村目前進駐的農業項目中,總投資5000萬元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最為引人注目。這個包養網項目是盧達明引進的,他告訴記者,整個項目占地638畝,村集體每年靠出租土地就能收入38萬元。“這個包養一個月價錢項目有300多畝是青岡樹林,專門用于種植靈芝和季節性采摘野生松茸,一畝青岡樹林大概可以產300斤靈包養網芝,另外的300多畝用來種蘋果。”

如今,玉麥村不僅變美了,而且通過吸引企業入駐,貧困戶的錢包也鼓起來了。盧達明表示,依靠田園綜合體項目,玉麥村的村民不包養網僅能享受到土地租金分紅,還可以通過就業、出租機械等方式持續增收,并學到靈芝的種植技術,村民們每天打零工可以賺150元至180元。2019年,全村收入達67萬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