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1月30日電(通訊員包養網徐道亮 田啟峰)今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繼續強化職業技能扶貧,切實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真正實現“上學一人,就業一個,致富一家”的目標。
依托臨沂市信息工程學校,對貧困在校生,優先享受每年2000元特困生補助。除了國家資助項目外,立足學校實際,對貧困包養網學生實行有針對性的救助:對孤包養網兒包養網實行住宿費、教材費包養網、技能鑒定費等全免,單親家庭子女減免一半,特殊困難家庭子女依照具體情況實行減免,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實行不包養網同等級的獎學包養金。
對2017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10包養8名初三畢業生、198名高三畢業生,在中考高考錄取結束后,對未能升入高一級學包養網校就讀的進行全程跟蹤,分期分類組織培訓,確保基本掌握包養一門實用技能,包養走向社會后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包養網并將范圍逐步擴大到所有初三、高三畢業生。
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學生開展專業、專注、精準、創新和個性化培養。綜合考包養慮學生個性特長、職業傾向、知識結構等影響因素,為學生選配合適的職業技能導師包養,開展個性化精細培養,突出發展個人的一包養技之長,使學生真正精通一門技藝,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包養的職業遷移能力,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包養網堅實的基包養礎。
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包養就業指導等形式,加強貧困生就業指導,讓學生明確目標與規劃,有包養網的放矢地實現優質優先就業。建立貧困生實習就業信息網絡平臺,推行“就業承諾制包養網度”,實現全員參與、全程指導、全程管理的就業指導。建立貧困生畢業就業跟蹤服務制度,深入學生就業單位定期開包養網展跟蹤調查,確保貧困生畢業后能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17包養歲包養以包養上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9155名非學齡人員,采取在鄉鎮設點培訓和信息工程學校集中培訓兩種模式進行短期技術培訓。在鄉鎮培訓主要以農作物栽包養網培技術、創業知識包養、家政服務三個專業為主,與鄉鎮包養網黨委、政府共同組織,目前已培訓24期包養網次。(完)包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