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學生守夢人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S包養經驗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山區學生守夢人 

——記黨的二十大代表、貴州望謨縣實驗高中教師劉秀祥 

本報記者 王新偉包養網 吳秉澤 

凌晨5點半,天微微亮,教室旁有個穿著白襯衣包養網的人手持包養網著書本踱來踱去,等待著即將走進教室早讀的學生。這樣的場景十年如一日。這位為了學生不辭辛勞的人,正是黨的二十大代表、貴州省黔包養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實驗高中教師劉秀祥。

劉秀祥年幼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患上精神疾病,生活的壓包養力和照包養顧母親的重擔包養就這樣落在了劉秀祥肩上,讀書對他包養網來說成了一種奢望。包養網鄉村教師羅友操幫劉秀祥支付了學費,把他領進課堂,從此,在他心里埋下了“要讀書”的種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劉秀祥考上了臨沂師范學院(現臨沂大學)。2012年大學畢業后,許多企業給劉秀祥拋出了橄欖枝。走出大山的包養夢想即將實現之時,一件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劉秀祥上大學后,將打工收入一部包養分用于母親治病,一部分用于資助3個貧困的學弟學妹。其中兩人考上大學,但最小的學妹還是輟學了。那一刻,劉秀祥意識到,比包養沒有錢讀書更可怕的是沒有夢想,他決定重回大山,點燃更多夢包養想。

2012年,劉秀祥以全縣歷史學科第一的成績考上望謨縣特崗教師,本可以優先選擇學校,但他果斷選擇全縣遭受洪災最嚴重的打易鎮,開啟了三尺講臺生涯。

擔任特崗教師的3年里,劉秀祥堅定扶貧先要扶包養網智的理念,先后家訪了500余名學生包養,用自己的經歷啟發山里孩子,喚醒他們心中的夢想。

為了更好幫助貧困學子,劉秀祥發起鄉村助學行動,至今已有1000多人加入,為貧困學生協調解決助學金1000多萬元,覆蓋學生4200多人,很多學生受到激勵和影響,畢業后紛紛回到望謨建設家鄉。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2016年,在浙江寧波東西部協作機制的幫扶下,包養劉秀祥名師(勞模)工作室應運而生包養網

名師工作室墻包養網包養的“包養網厚德重智 德育先行”,不僅是工作室的行動方針,更是深深鐫刻在劉秀祥心中的教育理念。包養網劉秀祥以工包養網作室為依托,實施“青藍工程”,匯聚各級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包養形成包養網“劉秀祥+望謨名師+州級名師+全省及全國名師”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模式,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10年來,劉秀祥共開包養網展了教師研修、學生德育包養教育講座2000余場次。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一大批人才涌入望包養網謨縣包養網,在大山里教書育人,助推包養山區教育發展。2012年,望謨縣包養高考本科錄取只有70人,今年這一數字達到1302人,當地高考總上線率55.48%。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