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精準扶貧后的百色大莫村: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_S包養網站比較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廣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因地制宜推進精準扶貧

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廣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九分包養網石頭一分土”,村民包養120包養網0多人,到2015年全村貧困發生率仍高達包養82.8%。

近些年,廣西持續加大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力度。大莫村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教育質量,到2019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12%,實現整村脫貧。

技術有人教,銷售包養有保障

大莫村的一個山坡上,6頭黃牛正悠閑地吃草。“一頭育肥的牛能賣萬把塊,山那邊還有我家20只羊,出欄后每只也能掙1000多塊。包養網”正在放牧的村民陸金從介紹。

這些年,廣西包養大力扶持扶貧產業發展,確定86種產業形成特色產業目錄,集中力量投入產業獎補資金、扶貧小額信包養貸,支持各地扶貧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借力產業扶貧,大莫村發展起了優質稻種植等特色產業。

2018年,大莫村成立村集體股份公司——靖西市包養網興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中科畜牧(深圳)有限公司合作經營,建起了大莫生態養殖場。“像陸金從這樣的散養農戶,依托生態養包養殖場,養殖技術有人教,牛羊銷售有保障。”大莫村第一書記王翔說。

陸金從還種了1畝地牧草。牧草由養殖場收購,根據包養網種草的面積,村民可包養以獲得興邊公司的相應股權,享受分紅。目前全村牧草種植面積300畝,85戶村民從中受益,戶均年增收2000多元。

包養網去年我家摘了貧困帽,最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再買10只母羊。”陸金從說,“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引來山泉水,用水不再愁

擰開家中水龍頭,不一會兒,村民呂朝乖就接滿了一大桶清水。

以前每逢旱季,連著三四包養個月不下雨,只有一眼山泉供村民取水。人缺包養網水,地更缺,一壟接一壟,盡是望天田。

包養網

2018年初,村民們順著山泉水,歷經曲折找到了5個水源地。當年7月,對口幫扶大莫村的深圳市龍崗區出資160萬元,建成5個高位水池和7.5公里長的引水管道。呂朝乖說:“如今,不光喝水不發愁,家家還建了衛生廁所。”

去年初,大莫村建成防滲水利工程,農田灌溉問題也迎刃而解。借力粵桂對口扶包養網貧協作,大莫村還實施了道路修整、電力改造等包養網一批基礎設施項目。“2017年以來,龍崗區包養累計支援大莫村2350萬元,興基建、補短板。”王翔說。

包養

如今,村里建起了衛生室、農家書屋、戲臺、籃球場等,村包養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蓋起新校舍,有了助學金

510分,高出廣西文科一本分數線10分。“方仕仗可是大莫村歷史上頭一個‘一本生’。”消息很快傳遍村里,大莫村弄關民族小學校長李春謀高興包養地說。

“他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方仕仗在高中階段不光免學費,每年還能享受3500元助學金。”王翔介紹,有了這項政策,方家弟兄倆都在縣城上了高中,“弟弟明年也要高考了,希望再出一個大學生。”

弄關民族小學建在大莫村弄關屯。以前沒黑板,舊校舍的石頭墻上先用水泥刷一層,再用墨汁抹一遍;不通電,空墨水瓶里包養灌進煤油,插根棉線,成了煤油燈。

近年來,弄關民族小學包養包養網后獲得60多萬元建設資金,蓋起了全村最漂亮的樓房,孩子們也有了運動場。2017包養網年,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向學校捐贈了包養網電腦等教學設備,這個偏遠的小學校包養網搭上了遠程教育的快車。鄰近的龍邦鎮中心小包養網學還不時派老師前來授課,讓教學質包養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教育條件改善了,孩子們會更有出息。”李春謀說。(記者 張云河 葛孟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