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四川省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幫扶(昭覺縣)專場服務活動包養網推薦在涼山州布拖縣沐恩邸社區舉行,來自成都、自貢、攀枝花等地的71家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吸引了周邊800余名群眾到場求職。
涼山州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包養網站安置點1包養網540個,占四川全省近四分之一,聚集了四川80%的大型以上集中安置點。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增收是縮小涼山包養州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舉措,也是確保搬遷群眾穩定增收的關鍵路徑。包養網評價
據了解,從2020年到2022年間,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勞動力務工就業從7.69包養網萬人包養網dcard增長到10.81萬人。
正在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甜心寶貝包養網園工作的村民。
“家門口包養意思”強本領 就業技能培訓常態化
“在布拖、昭覺、美姑這些縣都包養合約有繡娘給我們做繡片,勤快一點每天繡6個小時以上,一個月應該可以掙3000至4000元。”賈巴子則是涼山州賈佳彝族傳統服飾生產有限公司負責人,她專程從西昌趕到布拖參加招聘會,為自己公司尋找更多的繡娘。
招聘會現場推介了彝族服飾、美甲、文創彩燈包養網制作等10個包養居家靈活就業項目,這些項目易學易會、便于居家操作、市場渠道成熟、促進增收效果明顯,能夠引導幫助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實現“守著家、帶著娃、掙著錢”。
“我們通過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幫助大家更好地就業創業,包含‘電工’‘砌磚’‘廚師’‘家政’‘彝繡’等工種。”沐恩邸社區黨支部書記石一阿西介紹說,春耕之后會有更多人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社區就業服務窗口會開展常態化的政策包養網宣傳、就業推薦、就業登記等服務。
今年48歲的海來曲樂,2020年9月參加了該社區包養第包養網評價一包養app期彝繡培訓班,之后的每一期都會參與,逐步學會了繡包養網花、剪裁、盤扣等技能,如今熟練使用縫紉機的她已經在縣城的服裝廠上班。
截至目前,涼山州通過培訓專班、送訓下鄉,組織6.93萬名群眾參加各類就業創業培訓。
“不走遠”掙到錢 特色產業布局拓展就業空間
近日,在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增收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提出要挖掘“空間渠道”,著力拓展就包養網心得近就業。
2019年啟動建設的九如夏草莓現代農業園區,規模包養網已由最初的280畝擴大到了3000畝。2022年吸納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群眾9.5萬人次到園區務工。
位于布拖縣的布江蜀豐生態農業園已形成馬鈴薯全產業鏈,為該縣提供優質馬鈴薯種源。“目前正值春耕時節,每天有100人左右在包養園區務工,每天有70元至90元的收入。”據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包養網興介紹,務工群包養眾主要來包養甜心網源于周邊的依撒社區和則洛村等。
霧培大棚里,從特木里村搬到依撒社區的阿根么友則正在忙著為馬鈴薯苗“拔苗”,在農業園務工三年,她已經熟練掌握種植技能,也能幫忙“老帶新”。
據布拖縣人力資包養意思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依撒社區人社綜合服務中心已經建成,是集就業創業、社會保包養險、技能培訓等服務一體化的公共就業培訓平臺,截至包養網心得目前,累計服務群眾2.1萬余人次,開展電教培訓10期,涵蓋餐飲服務、實用技術、自主創包養網ppt業等培訓項目。
風景留住人 產業融合培育就業增收機會
如今,布拖高原藍莓產業包養網園區種植面積上萬畝,園區負責人羅阿幾表示,在用工高峰期每天需要上千人,2020年至2022年,包養網心得周邊村民6101人28.7萬人次在藍莓園就近務工,人均增收3702元。
羅阿幾說,藍莓園將著力打造以民族和鄉土文化為底蘊、生態環境為基礎、高原藍莓種植為品牌,既具有農業生產功能,又具有觀光游覽休閑功能的種養循環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體包養網車馬費系創造更豐富的業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布拖縣拖覺鎮石咀村村長吉列有色也有此想法,“今年我們桃花園迎來了不少游客,他們有的從西昌過來,還有從包養情婦成都來的。”吉列有色說,目前153畝桃花園的收益主要源于桃果“以購代捐”,以后想逐步發展農業觀光包養旅游,開一些農家樂,留住游客,讓村里的村民也做一些小生意,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