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共青團密切聯系青年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中一包養網的青春力量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網

□本報記者 吳浩

“這幾天正籌劃開設電商公開課的事,就在陽雀村上課。”說起即將展開的工作,共青包養團廣元市委活動指導部副部長趙彬情緒很高包養網車馬費。陽雀村位于旺包養網蒼縣萬家鄉,是共青團廣元市委的對口幫扶點。“把專家請到村里為村民上電商知識課,是瞄準陽雀村貧困問題的一次精準操作”。“決戰全面小康,全力精準扶貧,以務實之舉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共青團組織該如何作為?省委包養網十屆六次全會后,團省委結合共青團特點和聯系指導貧困縣、村任務,在團省委全委(擴大)會上表決通過《共青團四包養網推薦川省委關于組包養織動員全省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定》,在全省實施“青春扶貧行動”,在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中掀起助力脫貧攻堅的熱潮。

凝聚起來的青春力量

陽雀包養網推薦村地處川陜交界的米倉山南麓,山高坡陡,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滯包養網推薦后,但隨著扶貧駐村干部們的到來,這里正發生著新變化。張勤琴就是其中的一名駐包養村干部。2015年9月,共青團廣元市委活動指導部部長張勤琴被派到陽雀村任第一書記。“健全工作體系,打造聯動機包養制,最大范圍整合青年力量助力脫貧攻堅”是共青團四川省委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要思路之一。去年9月以來,張勤琴運用各種方式帶領村民脫貧奔康,一組數據見證了她和同事們的努力:組織開展技能培訓4次,爭取66.7公頃的核桃栽植項目,培植黑木耳12萬棒,發展種植魔芋10公頃,完成出欄生豬900頭、包養甜心網家禽4000只……

張勤琴說:“這包養網比較是青春力量的整合和凝聚。”她舉例,比如青春創業園電商平臺的很多青年創業者,常和我們一起出謀劃策,探討扶貧的辦法。現在形成了一對一等幫扶措施,讓青年們入戶結對子,這樣更容易明確幫扶的思路和方法。目前,這個工作已進行到每甜心寶貝包養網組每戶收集資料階段。

不僅是生產扶貧方面,張勤琴和同事們還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留守包養一個月價錢學生關愛活動,并聯系愛心企業改善村小的辦學條件。目前,他們已為村小學校添置價值1.5萬余元的文體用品、少兒書籍、教學工具及取暖設備,協調愛心企業捐助9萬元用于學校的日常開支和學生的學習生活。

陽雀村只是一個具體的點。南充“青春協力·同步小康”關愛行動、達州“志愿達州·微笑接力”貧困患者治療行動、涼山“一村一幼”支教項目……連點成面,形成我省團組織發動廣大青年助力脫貧攻堅的生動場包養面。

同時,團省委系統梳理貧困地區包養管道青年群體具體需求,吸引經濟發達省、市共青團參與我省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目前分別與浙江團省委、珠海團市委簽訂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對包養網口支援合作框架協議,落實青年電商培育、青少年陣地建設、貧困地區青年轉移就業等項目,投入資金300余萬元。針對我省民族地區包養條件扶貧重點,發動省青聯根據不同界別資源特點,15個界別對口援助15個藏、彝區貧困村。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省青聯包養網對口援助工作累計開展項目50余個,援包養網助資金達740包養甜心網萬元。團省委聯合四川銀監局開展“團銀掛職”,向全省88個貧困縣團委各選派1名銀行業金融機構優秀青年干部,赴包養團縣委掛職副書記或書記助理,支持縣域青年創業就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青聯、青基會、青企協、青民企協、青志協等團屬青年團體和協會組織人才集聚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實干中綻放青春風采

5月1日,共青團四川省委派駐甘孜州巴塘縣黨巴鄉黨巴村的第一書記李柯在朋友圈發布了更新:“五一節正好與‘亞索節’重逢,在聆聽藏戲時光回聲的同時,調研新村包養改造風貌。”

記者長期包養回看李柯過去近一年的朋友圈發現,絕大部分是雪菊種植、包養網捐資助學、村貌改造、醫療救助、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養等扶貧項目的內容,有相關工作的安排,有正在執行的項目,也有團干部的一些思考和收包養網獲,記錄了黨巴村的點滴變化。

目前,全省有成千上萬有志青年正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在脫貧攻堅最前線綻放出青春的風采。以巴塘為例,2015年共有20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在巴塘服務,而全省去年有1622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在貧困縣脫貧攻堅一線。“探索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務實路徑。”這是共青團四川省委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理念之一,在具體實踐中又分為生產、教育、人才、公益四個方面。隨著廣大青年在助力脫貧攻堅中持續發力,捷報頻頻傳來:創新實施“SYE”(四川青年創甜心花園業促進計劃)項目,發放免息免擔保項目扶持資金1000包養網心得余萬元;舉辦13期農村青年電商省級示范培訓班,全省各級團組織包養俱樂部共舉辦培訓班200余期,1700余人成功創業;聯合郵儲銀行四川分行開發蜀青郵貸金融產品,發放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1181萬元,114名農村青年獲貸;與四川銀監局聯合設立教育扶貧基金,籌資927萬元,支持貧困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實施“我要上大學”項目,資助88個貧困縣貧困大學新生1200余名,資助金額600余萬元;實施“童伴計劃”項目,首批已覆蓋10個縣100個村;積極爭取愛心企業包養網捐贈價值6100萬元圖書,緩解貧困、偏遠地區青少年看書難問題……

這些“青春業績”的取得,離不開四川共青團組織的主動作為,更離不開廣大團員青年的努力實干。村民蘭開文說:“這些團員扶貧干部很用心很努力,他們開展的活動和培訓,讓種植核桃的我學到很多,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