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共繪振興圖——云南大理區域協作幫扶一甜心寶貝一包養網線見聞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昆包養網明4月3日電 題:協作共繪振興圖——云南大理區域協作幫扶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熊軒昂、丁怡全

滬滇共建的智能溫控大棚讓鮮花四季綻放,跨區域幫扶讓山區學子享受優質教學資源,協作開發鄉村文旅讓“空心寨”變身“旅居村”……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場跨越山海的區域協作幫扶正將產業升級、教育提質、鄉村振興的愿景變為現實。

清明將至,祥云縣沙龍鎮的申洱花卉產業園基地格外繁忙。花農穿梭在智能溫控大棚中,將采摘的各色鮮切菊花打包分級。這個由滬滇協作資金與上海企業投資共建的花卉基地,不僅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的示范窗口,更成為了當地農民增收的“幸福花棚”。

“‘滬滇協作+政企合作’的模式為公司發展提供包養條件了資金和政策支持。”申洱花卉產業園基地負責人陳志星介紹,基地以3200萬元上海援滇資金包養妹為啟動資金,建成440畝花卉種植智能溫包養站長室大棚,引入全天候光溫控包養制等現代農業技術,實現鮮切花全年生產,2024年產值突破6500萬元。

花農正在申洱花卉產業園基地里采摘菊花。新華社記者熊軒昂 攝

蓬勃發展的鮮花產業還催生助農增收的聯農帶農機制,基地附近包養網的村民不僅可以在基地里務工包養網,還能通過流轉土地收包養取租金、參與農民合長期包養作社分紅。“現在每個月采花收入能包養網有3000元左右,加上土地租金每年總收入有5萬多元。”花農金麗純說,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到花卉基地上班,實現家門口就業。包養價格

申洱花卉產業園基地是云南以區域協作幫扶為契機,通過精準對接資源促進產業振興的縮影。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琰日前在云南包養甜心網省祥云縣召開的全國區域協作幫扶工作會議上介紹,云南深化包養網比較滬滇園區共建體系,推動445包養感情家企業鏈式引進,到位投資金額逾207億元;區域協作幫扶成果不斷夯實,協作領域持續拓寬,從產業向教育、醫療、文旅包養等方面延伸。

“北京大學博雅卓越班”,一塊醒目的標示牌掛放在彌渡縣第一完全中學2026屆384班的教室外。“北京大學對口幫扶彌渡一中后,不僅提供了資金和師資,更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班主任白雪梅曾多次前往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包養網跟崗學習,將優質教學資源和經驗帶回彌渡。

彌渡縣第一完全包養網中學“北京包養大學博雅卓越班”的師生正在上課。新華社記者熊軒昂 攝

調派優秀教師、開展教育交流、打造特色包養班級……北京大學近3年的“托管式幫扶”讓彌渡一中的教學質量實現飛躍,彌渡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教育幫扶的“種子”逐漸開花結果,為鄉村振興筑牢人才根基包養包養網VIP“學校近3年本科率和一本上線人數都在穩步提升。”彌渡縣第包養一完全中學黨委書記包養網dcard潘懿俊介紹,彌包養網VIP渡一中2024年本科率達到67%,創下歷史新高。

包養網“歡迎您到漾濞來!”迎客歌起,漾濞縣平坡鎮包養阿尼么村的村民身著民族服飾,為游客帶來傳統歌舞表演。“上海的幫扶帶來了新理念和新業態,把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返鄉創業者李永康見證了阿尼么村從“靠天吃飯包養”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歷程包養網

包養情婦漾濞縣平坡鎮阿尼么村內一景。新華社記者熊軒昂 攝

阿尼么在彝語里意為“鳥都沒有的地方”,村子里山石遍布,曾深受貧窮困擾。變化源自上海市奉賢區投入1550萬元援滇項目資金打造包養情婦鄉村文旅產業。

依托滬滇協作項目對村莊進行提升建設,村內的老宅被改造成民宿、咖啡館等業態,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據統計,2024年阿尼么村共接待游客1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60余萬元,成為大理鄉村文旅的新名片。

蒼洱之畔,春光正好,一幅景美人和、產業興旺的新圖景正在區域協作幫扶的推動下徐徐鋪展。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