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是貧困程度最重的前沿群體,也是扶持難度最大的貧困群體,更包養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硬包養留言板骨頭”和“兜底群體”包養網。我省有187萬殘疾人,其中農村貧困殘疾人有100包養網ppt多萬,占全省貧困人口的14.5%。更加重視、傾斜支持殘疾人扶貧意包養網義重大。
我省殘疾人面臨的主包養要問題
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較大。2012年我省殘疾人包養留言板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4.5%;恩格爾系數比全國高出11.5個百分點;殘疾人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比全國高出13.6包養管道個百分點,農村比全國高出8.4個百分點。
殘疾人貧困程度深。一是收入偏少,生活困難。50%以上的貧困殘疾人主要靠父母供給和親友接濟。二是住房簡陋,條件艱苦。農村殘疾人住土坯房、茅草房包養網、窯洞的占殘疾包養網人總戶數的35%。三是文化生活單調。全省農村殘疾人家庭的電視、電話平均擁有量不到45%,不少殘疾人沒有文化支出和文化活動。
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突出。一是現包養情婦行社包養感情會保障政策標準低,難以穩定保障貧困殘疾人的生活。二是政府用于救助殘疾人的資金不足,各級政府救濟資金普遍短缺。三是部分殘疾人家庭貧困十分突出。我省重度殘疾、一戶多殘和老殘一體殘疾人共50多萬包養網,這些殘疾人需要家庭成員陪護,造成“一人致殘,全家致貧”。
殘疾人競爭力差、參與社會能力弱。全省15歲以上殘包養行情疾人文盲率達42.7%,受過一般勞動包養甜心網技能培訓的殘疾人僅占40%,身體功能得到恢復或補償的殘疾人只有15%左右,身體功能較弱影響了務工就業和參加生產勞動。
一是將殘疾人扶貧臺灣包養網納入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總體規劃,并采包養留言板取特殊優惠政策。各級政府要把殘疾人作為重點扶貧對象,在“1236”扶貧攻堅計劃制定及實施中,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全面覆蓋殘疾人,保證殘疾人公包養平分享國家扶貧資源。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制定針對包養網性優惠扶貧政策,以增強扶貧實效。各級政府要增加殘疾人扶貧專項資金和項目,引導鼓包養網VIP勵殘疾人開展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培植其造血功能,實現自食其力。
二是建立殘疾人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緊密銜接的制度安排。建立殘疾評定和貧困識別機制,確保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年齡增長和殘疾程度變化,實時調整扶貧和社保對象,增強扶貧和社保實效。建立普惠特惠政策落實機制,在確保低保“應保盡保”、醫保勞保“全員參加”、救濟救助“全部覆蓋”等普惠政策落實的同時,大力推動低保、醫保、大病救助、養老保險等包養一個月價錢方面的特惠政包養網策的出臺與落實,切實提高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水平。
三是加大實施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優先解決貧困殘疾人的急需。繼續實施“農長期包養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并逐年提高財政補助標準,爭取用3-4年時間基本解決7萬農村貧困殘疾人住房困難;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對象擴大到全部重度殘疾人,補貼標準逐步提高,城鄉標準實現統一;臺灣包養網將特困殘疾人生活補助項目制度化,利用福彩等資金,為12萬特困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為殘包養疾群體搭建安全網。
四是加大殘疾人專項扶貧力度,增強針對性扶貧實效。實施好中央彩票公益金康復扶貧貸款貼息項目,每年扶持10個殘疾包養人扶貧基地和100個殘疾人種養業大戶。實施好省財政專項扶貧項目,每年扶持20個貧困村開展殘疾人種養加項目。組織好殘疾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項目,每年培訓2萬殘疾人掌握1-2門實用技術,重點支持各地發展殘疾人培訓扶貧基地,增強培訓能力和扶貧輻射能力。組織好“基層黨組織扶殘幫扶工程”,按照中組部和中國殘聯的部署,5年內扶持5000個貧困殘疾人家庭脫貧致富。積極引包養俱樂部進國內外合作項目,廣泛實施殘疾人助學、康復、就業創業等項目,每年扶持4000名殘疾學生穩定就學。
五是拓寬農村殘疾人就業渠道,促進家庭穩定增收。繼續支持“農家店”和“農家包養網單次書屋”盡可能安排殘疾人就業,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在農村產業發展、農業合作社、外出務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組織包養感情1萬名有一技之長的殘疾人在不同崗位就業。
(作者系省包養網殘聯黨組成員、巡視員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