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換“飯碗一包養網心得”,只為子孫后代留“漁”地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長沙8月11日電 題:他們換“飯碗”,只為子孫后代留“漁”地

新華包養條件社記者蘇包養合約曉洲、史衛燕

這是5月14日拍攝的西洞庭湖區。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遠浦歸包養網比較帆,漁舟唱晚……洞庭湖畔成千上萬人世代捕魚為業。記者近期環湖采訪看到,隨著長江流域重包養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漁”,漁民們上繳漁船、網具轉產轉業,很多人從捕魚改成養魚、賣魚、護漁…包養網車馬費…雖依舊“靠水吃水”,但“吃法”變了、“飯碗”換了。

在西洞庭湖區深處湖南省漢壽縣坡頭鎮的“漁民新村”,退捕漁民童中保白墻青瓦的幾間平房,掩映在綠樹甜心花園叢中。

“我爺爺、爸爸都以捕魚為生。我15歲初中沒畢業就棄學上船捕魚。洞庭湖哪里魚多、哪里魚好,我差不包養價格多都知道。”38歲的童中保離異后獨包養自操持自己、老母親和女兒的生計,負擔不輕。

這是西洞庭湖區深處湖南省漢壽縣坡頭鎮的“漁民新村”(5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童中保上小學的女兒腳穿一雙黃色魚形拖鞋,腳后跟還有翹起的魚尾,很可愛。“我選擇了留在家鄉養魚,去年養小龍蝦,今年育魚苗。”童中保說,“我喜歡魚,女兒也很喜歡魚。相信只要勤勞肯包養學,養魚不是難事。”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處處長王元寶說,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組織了345期轉產轉業漁民就業技能培訓班,促成1031人包養價格從“捕魚專家”變成“養魚能手”。不斷發展的湖南養殖水產業,不僅安置了一些退捕漁民包養網心得,還抵消了禁漁對“菜籃子”的沖擊。今年上半年湖南省水產品總產量約為129.包養網ppt6萬噸,同比增長2.4%。

在洞庭湖區,賣魚是轉產轉業漁民的另一大去向。

在湖南省沅江市內,退捕漁民張且民的“新時空漁民生鮮超市包養網”生意不錯。“我們一家10口人去年9月底上繳4條船后搬到了這里。”張且民說,“鮮魚、魚干、臘魚是我家特色。我們常年捕魚,一看就知道什么樣的魚好吃。”

岳陽市君山區六門閘數十戶漁民辦起了風干魚協會,包養俱樂部大力發展線上銷售,六門閘肉質鮮嫩、口感勁道的風干魚年包養銷售量近千噸。41歲的劉曉云,還成了“網紅主播”——“胖姐”。

在沅江市,“小彭之家魚館”賓客如云。店堂中心有個木制漁船模型,上放一塊木牌刻著“豐收號”三字。“這是我家漁船名牌,放這留作紀念。”店主彭正軍說,包養“我們‘水上人家’做魚,是特殊環境中煉成的一門手藝,這算是我們轉產轉業的一個優勢。食材不在于是不是野生,我妻子掌勺,沒有什么五花八門的調料,主要靠油、鹽和一把辣椒,味道非常好。”

湖南省沅江市退捕漁民彭正軍把包養俱樂部昔日自家漁船“豐收號”船名牌收藏在店里留作紀念(5月13日攝)。在沅江,他開的“小彭之包養家魚館”賓客如云。新華社記者 蘇曉洲 攝

數據顯示,在湖南省16595名實現包養網心得再就業的長江退捕漁民中,在農業、漁業以外領域就業的有13436人。他們中很多人包養像彭正軍一樣,上岸后繼續發揮“知魚”“懂水”的優勢。

相關研究顯示,在實施“長江禁漁”前,青、草、鰱包養女人、鳙四大家魚資源量已大幅萎縮,水環境質量也有惡化。而隨著當下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包養甜心網持續推進,政策說透長遠利益,民間想清發展道理包養價格ptt,很多短期包養湖區“水上人家”養魚、賣魚,還投身“護漁”“凈水”開啟新生活。

“沒想到我的水草,種到了韶山沖的水塘。包養金額”5月23日上午,第一次來韶山的益陽大通包養湖區河壩鎮沙堡洲村村民張偉,又激動又開心。

張偉是地地道道的漁民。前兩年,大通湖區積極發展種植用于凈化包養價格湖泊水環境的水草。目前,當地種植了3000畝水草,不僅滿足了大通湖區12.4萬畝大湖水質凈化的水草需求,還能銷往全國各地,今年產值估計能超1000萬元長期包養。張偉等人的包養“草塘”,畝均年效益能達到包養網車馬費8000元左右。

岳陽市君山區退捕漁民胡存庫和妻子,一起加入了東洞庭湖生態保護協會護漁行列,協助阻止和打擊非法捕撈。“我對包養包養價格ptt庭湖太熟悉了,偷捕的人逃不開我的眼睛。”

“我兒子去年大學畢業后已經參軍入伍,他們這一輩人上岸后,未來的命運會跟我們大不一樣。”胡存庫說,“我們要竭盡所能經營好家庭和新職業,爭取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魚肥水美的洞庭湖。”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